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湿地(Inner Mongolia Grand Khingan Hanma Wetlands):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导入1个版本)
(没有差异)

2024年5月5日 (日) 10:07的版本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选录时间 2018年1月8日
面积 107348,00公顷
所属行政区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行政区代码 1522
坐标 51°35'20"N,122°38'01"E
海拔 824—1418m
湿地类型 U M Xp O W
湿地标准 1,2,3,4

湿地标准

  • 1:有代表性、罕见或独特的自然或近自然湿地类型。
  • 2:存在罕见物种和濒危生态群落。
  • 3: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 4:在关键生命周期阶段或恶劣条件下提供支持。

地区描述

位于大兴安岭西坡的北部,汗马湿地是中国最为完好保护的寒温带针叶林地区之一,其植被类型为苔原山明亮针叶林。分布在塔力亚河及其支流沿岸。汗马湿地是一个内陆湿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主要由沼泽、河流和湖泊组成。该地区有大片落叶松沼泽和泥炭泽,这些特征通常代表着生物地理区和东亚地区。这里有茂密的森林、灌木、草本和苔藓,连续的河流湿地、广阔的海滩湿地和茂盛的植被,保持了原始状态。各种类型的湿地为许多稀有和濒危的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例如白琵鹭青头潜鸭小天鹅。此外,汗马湿地也是中国驼鹿和驯鹿的集中区和最适宜的栖息地。

汗马湿地和塔力亚河的生态安全对于保障全球意义上的水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此外,汗马湿地(汗马自然保护区)于2006年被列为中国51个示范保护区之一,并于2015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总体而言,汗马湿地对于水调节、水净化、防洪减旱、吉流河流域保持以及整个黑龙江河流域和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稀有野生动植物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形地貌特征

1、地理位置:位于大兴安岭西坡北部,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寒温带针叶林地区之一,其中地带性植被为苔原山地明亮针叶林。沿塔里亚河及其支流分布。该地是以沼泽、河流和湖泊为主的内陆湿地和水生生态系统。该地区的落叶松沼泽和泥炭沼泽在生物地理区域和东亚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拥有森林、灌木、草本和苔藓的密集沼泽,连续的河流湿地,广阔的滩涂湿地和茂密的植被,保持着原始状态。

2、地貌设置:最低海拔824米,最高海拔1418米。河流盆地包括整个河流盆地、河流盆地上部、河流盆地中部、河流盆地下部、多个河流盆地、非河流盆地、沿海地区。

3、土壤:分为三个土壤类别,八个亚类别。地带性土壤是棕色针叶林土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是草甸土和沼泽土。

4、水文情况:塔里亚河是最大的河流,平均宽度20米,平均深度80厘米,横穿整个地区,并汇集了11条支流。此外,山谷地区还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湖泊,其中最大的是牛儿湖,面积约6公顷,平均水深2米。春季雪融时,水量占全年径流的20%~30%。7月至9月降水量占70%。春季地下水补给占全年水量的三分之二。11月至次年3月是稳定的冻结季节,河水从地表径流补给基本停止,河流会中断或底部冻结。夏季气温上升和气候变暖会影响冻土的厚度,从而影响土壤湿度和汉曼湿地的地表水流。

5、生物地理区域:温带阔叶林或灌木林,亚极地区落叶灌丛,满洲-日本混合森林生物地理省,古北界。

重要鸟类

鸿雁、小白额雁乌雕青头潜鸭雕鸮黄胸鹀等。

重要植被

汗马湿地主要由大片的沼泽地、河流和湖泊组成。植被类型主要包括落叶松林,柴桦,钻天柳,小叶章,方形泥炭藓等。

采取的保护措施

1、栖息地措施:该地区采取了一系列全面的栖息地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重新植被以恢复原生态平衡,土壤管理以维护土地健康,土地转换控制以防止不合适的开发,以及动物通道的建立以促进野生动物的迁徙。此外,还实施了流域管理和水质改善措施,以及栖息地的操纵和增强,以确保水文系统的完整和健康。

2、物种措施:在物种保护方面,该地区已实施了濒危和稀有物种的管理计划,并成功控制了外来入侵植物和动物,以保护本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人类活动措施:针对人类活动,该地区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部分实施的水抽取和取水管理,以及废物的规制和管理。此外,还提出了牲畜管理的提议,并已实施了渔业管理和规制,收获控制和偷猎执法,以及休闲活动的规制和管理。这些措施共同确保了人类活动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

4、沟通、教育、参与和意识活动:该地区还强调了沟通、教育、参与和意识活动的重要性,并已实施了相关措施。通过这些努力,增强了社区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参与。

此外,该地区还设立了气象站和水文水质监测系统,购买了用于收集、保存标本和教育的设备,例如显微摄影和显微镜。野生动物通过线状样带法和红外自动监测摄像机进行调查和研究。在保护区内,确定了23条固定线路,总长度为941公里,在野外调查区域进行了15次实地调查。

保护区的边界已确定,竖立了830个边界标志和75个边界纪念碑。已完成《甘肃盐池湾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的初稿,为实现每个保护区的适宜措施奠定了良好的立法基础。已建立了三级联合管理体系(管理局、城镇和社区)。与保护区内的2个城镇和7个村庄的政府签署了联合管理协议,加强了对保护区内建设项目的监督。

通过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兰州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建立的科研和教学平台,培训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了管理局的科研质量。

自保护区成立以来,已开展了许多项目,包括野生动物背景资源调查、植物多样性和保护的研究和评估、森林资源调查以及黑颈鹤雪豹、棕熊等的监测,也提高了管理局的科研质量。

管理机构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