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Guangdong Guangzhou Haizhu Wetlands):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导入1个版本)
 
(没有差异)

2024年5月5日 (日) 10:18的最新版本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选录时间 2022年10月28日
面积 75135公顷
所属行政区 广东省广州市
行政区代码 4401
坐标 23°04'N,113°20'23"E
海拔 4—12m
湿地类型 M 2 3 4 9
湿地标准 1,2,7

湿地标准

  • 1:有代表性、罕见或独特的自然或近自然湿地类型。
  • 2:存在罕见物种和濒危生态群落。
  • 7:存在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鱼类。

地区描述

海珠湿地是珠江三角洲的近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为751.35公顷。海珠湿地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复合湿地类型,主要由农林湿地和河流系统组成,这是中国历史农耕社区周围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它是广东、香港和澳门生态走廊建设的重要支持节点。海珠湿地的多样化栖息地维持着大量的候鸟和其他生物。湿地内有835种维管植物、736种昆虫、8种两栖动物、22种爬行动物、187种鸟类、8种哺乳动物和64种鱼类。湿地中有4种濒危物种列入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海珠湿地的大多数鱼类是本土物种,其中16种是中国特有种。其中,细长拟小头鱼和中华花鳅是珠江流域特有的物种。海珠湿地在湿地保护和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城市湿地管理的典范。2015年,《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管理规程》发布实施。2018年,广州市政府正式实施了《广州市湿地保护条例》,为湿地在中国提供了永久的保护地位。

地形地貌特征

地貌:该地区位于海拔10米以下,地貌可分为花岗岩台地和冲积平原两种类型。

气候:海珠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白天充足,降雨充沛,年温差较小,干湿季节明显。

土壤:整个地区的土壤可分为水稻土和黄褐土,进一步细分为保水型水稻土、黄褐土和湿地黄褐土三个亚类。

水文:海珠区被珠江自西向东流动的前、后两道河道环绕,水系分为六个部分,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水网系统。

重要鸟类

1、海珠湿地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包括一些广泛分布的物种。

2、海珠湿地每年都有数千只繁殖鸟类,包括苍鹭夜鹭黑水鸡白胸苦恶鸟南亚斑嘴鸭等。

3、海珠湿地还是候鸟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

重要植被

其中包括广泛分布的植物种类如杨桃、构树、龙眼、荔枝等,以及一些入侵外来植物种类如喜旱莲子草、白花鬼针草等。该地区还保护了一些与国际重要湿地相关的植物种类,如土沉香。

生态特征

(1)生态组成:

地貌:该地区位于海拔10米以下,地貌可分为花岗岩台地和冲积平原两种类型。

气候:海珠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白天充足,降雨充沛,年温差较小,干湿季节明显。

土壤:整个地区的土壤可分为水稻土和黄褐土,进一步细分为保水型水稻土、黄褐土和湿地黄褐土三个亚类。

水文:海珠区被珠江自西向东流动的前、后两道河道环绕,水系分为六个部分,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水网系统。

湿地类型

该地区主要由人工隆起田园林地湿地(384.1公顷)、河流(132.93公顷)和人工湿地(包括池塘、沟渠和稻田,总面积为79.74公顷)组成。

植物群落:该地区支持着835种高等维管植物,其中包括60多种本地植物和107种湿地植物。此外,还有37种入侵植物。

动物群落:海珠湿地共有1025种动物,包括736种昆虫、8种两栖动物、22种爬行动物、187种鸟类、8种哺乳动物和64种鱼类。还有114种浮游动物和67种底栖生物。

生物过程:

物种迁移和扩散:通过比较2016年至2018年海珠湿地的年度鸟类调查数据,可以发现鸟类的多样性和种群动态随季节变化。从8月开始,鸟类的多样性和数量逐月增加,达到最高峰的时间是从12月到2月,然后逐渐减少。鸟类繁殖:海珠湿地有20种夏候鸟和79种留鸟,也就是说,繁殖鸟类占总鸟类物种的51%。在水鸟中,白鹭、夜鹭和鹭类是主导种类,其次是斑嘴鸭。水文变化。海珠湿地的水源主要来自潮汐河流支流和降水。河流支流的潮汐是不规律的半日潮,年平均潮差小于2.0米。水资源通过三角洲湿地网络进行分布。海珠湖和综合的河流果园湿地在调节水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服务:保持生物多样性:该地区拥有835种维管植物和1025种动物,其中包括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上的濒危物种。持续进行的湿地恢复工作为更多的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

防洪减灾:海珠湿地有助于储存降雨水。它可以吸收约200万立方米的雨水,并调节周围城市区域50平方公里的积水情况。

碳汇和气候调节:湿地周围的PM2.5平均浓度为25μg/m3,比广州市平均水平低约20%。湿地的平均温度比广州市低0.5—1℃。

改善水质:海珠湿地有助于调节自然潮汐的水文特征,改善了河流的水交换和自净能力。

文化与休闲:海珠湿地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承,对于延续当地的湿地文化至关重要。过去三年中,已开展了1200项CEPA活动,参与人数超过200万人。湿地吸引了3000万游客。

采取的保护措施

1.建立高效协调机制海珠区政府从“生态区”战略高度支持湖海竹湿地,从制度建设、政策和财政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通过海珠湿地,海珠区打造了一个多样形式、功能复杂的中心生态区。

2.以制度建设为起点,完善管理为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需求,制定和颁布了相关管理制度,使湖海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能够在法律基础上得到管理。

3.科技赋能,高效管理借助“5G显示屏”、“5G+无人机”、“5G+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构建了“1+5”的建设模式,即一个生态数据中心和五个可视化应用主题:生物、水质、土壤、空气和人流。为实时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决策工具,并为科学研究和分析提供数据参考。

4.加强管理和巡逻,确保湿地内的安全—合理设置边界和岗位为了满足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栖息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湿地的边界岗位被设置为边界概念。与此同时,建设了生态隔离区和屏障,以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5.加强例行检查、管理和保护。首先,成立了巡查和执法队伍。其次,制定了管理的例行检查制度,实现了管理的制度化。第三,监控摄像头被安装在关键的管理节点和交叉口。生态修复、管理和维护到位全职农业技术人员215名被雇用,定期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控、杂草清除、水利设施维护、河道清理和疏浚、登革热的防控等工作。—优先保护和合理划分区域为了满足休闲娱乐、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的需求,正确处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海珠湿地划分为三个区域,并根据不同的使用进行管理。

管理机构

广州海珠湿地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