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背潜鸭: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导入1个版本)
(没有差异)

2024年5月6日 (一) 09:22的版本

编号 46
中文名 斑背潜鸭
英文名 Greater Scaup
拉丁名 Aythya marila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雁形目
鸭科

体长

42~49cm

翼长

71~80cm

生境

常出现在沿海地区水流较缓、深度较浅的水域,淡水和咸水中均可见到,冬季在内陆的大型湖泊中也可见到。

鸣声

繁殖季雄鸟发出“喔喔”(koo-whoo)的叫声,雌鸟发出“啊啊”(arrr)的叫声,繁殖季外很少鸣叫。

识别

矮胖的潜鸭。雄鸟体型比凤头潜鸭更长,且背部灰色,无羽冠。雌鸟与凤头潜鸭雌鸟的区别在于喙基具一宽白环斑。比凤头潜鸭大一圈,给人一种壮实感的潜水鸭。与凤头潜鸭和小潜鸭相比,喙基部看起来更厚、更结实。额头隆起呈圆形,无冠羽。翼上的次级飞羽到初级飞羽可见白色翼斑,与凤头潜鸭的大致相同,而小潜鸭仅有次级飞羽为白色,可作为有效的识别依据。雄性繁殖羽:头部到胸部,身体后部(包含尾羽)呈黑色,上体和胁部偏白色,远看像是黑、白、黑的模样。喙青灰色,尖端黑斑的宽度变化较大,介于小潜鸭与凤头潜鸭之间。头部主要呈绿色,逆光和侧光时呈紫色。上体白底带黑色波状斑,远看偏灰色。雄性蚀羽→繁殖羽:完全换成繁殖羽的时间较长,到1月份还有较多个体的胁部残留褐色斑和波状斑。雄性蚀羽:8~10月份整体偏褐色,接近雌性的羽色,个体差异大。喙基部常带不清晰的白色,比雌性的略小。胁部的波状斑少,褐色部分多,似雌性,不过体型略大,胸部偏黑,上体波状斑多偏淡。喙部没那么黑,偏青灰色。可综合判断辨识。雄性第一年冬羽:第一年繁殖羽的个体接近雄性成鸟繁殖羽,但是腹部以及胁部等处还残留着带细褐色斑的稚羽,可作为区分依据。雄性第一年冬羽(早期):胸部以及腹部规则排列着细斑,像雌性稚羽,个头略大且壮实。喙呈亮青灰色,可作为与雌性区分的依据。雌性冬羽:喙比雄性更多黑色,尖端的黑斑也偏宽。喙基部周围有醒目的大块白斑。除腹部外,整体呈褐色基调,上体和胁部的波状斑比凤头潜鸭的更明显,看起来呈灰色。但是不同个体的波状斑范围差异很大,有上体和胁部基本都是褐色的个体,也有全部呈亮灰色的个体。但总的来说,斑背潜鸭的上体和胁部色差较小,不像凤头潜鸭那样呈明显黑色。雌性夏羽:上体和胁部的波状斑消失,整体呈均匀的褐色。另外,耳羽处多出现大块的淡色翼斑。喙无明显变化。雌性稚羽/第一年冬羽:与雌性冬羽相似,看上去体型略小且苗条一些,虹膜暗黄褐色。羽色整体呈淡褐色,没有明显的对比。喙基部周围的白色部分多沾一点米色。换羽过程中渐渐与雌性冬羽难以区分,可通过虹膜颜色、腹部和尾羽处残留的稚羽来判断。

分布

全北界分布,繁殖于亚洲北部,越冬于温带沿海水域和东南亚地区。在中国为罕见冬候鸟,迁徙季节少见于我国东部,越冬于长江流域至华南地区和台湾。

斑背潜鸭分布图

习性

多在沿或河口地区活动,有时见于淡水湖泊。群居性。

迁徙

部分迁徙斑背潜鸭是迁徙鸟类,在北美洲(大西洋和太平洋)、西北欧、黑海和里海、日本、黄海和东海的沿海地区越冬。在一些地区(例如中欧、北美洲的大湖区),它们也在内陆地区出现。雄鸟通常停留在比雌鸟或幼鸟更北的地区。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