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翅凤头鹃: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没有差异)
|
2024年5月7日 (二) 07:56的版本
编号 | 472 |
中文名 | 斑翅凤头鹃 |
英文名 | Pied Cuckoo |
拉丁名 | Clamator jacobin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鹃形目 |
科 | 杜鹃科 |
体长
31~34cm(尾长15~17cm)
生境
通常活动于海拔2000m以下开阔的疏林、竹林,灌丛等各类森林环境中。
鸣声
一串响亮的铃声般的降调“kleeuw,kleeuw,kleeuw”声,常不断重复。
识别
大型的黑白色鹃。具凤头。似红翅凤头鹃,但头部和两翼黑色,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横带,尾部黑色,尾端白色甚宽。幼鸟为褐色和皮黄色,体色反差不甚明显。虹膜褐色,喙黑色而喙基黄色。
分布
非洲、伊朗、印度和缅甸,越冬于非洲。在中国,指名亚种罕见于西藏南部。
习性
栖于落叶林和开阔灌丛。高度迁徙性。集小群活动。
迁徙
部分迁徙斑翅凤头鹃是非洲大陆内部的迁徙鸟类,随着降雨和毛毛虫的丰富而抵达繁殖地。在远西非洲,它在毛里塔尼亚繁殖,然后迁徙到塞内加尔和冈比亚,在那里最近的记录都是在11月至12月;在马里,5月至10月出现;在多哥和尼日利亚,主要是季节性出现,北部在4月至9月期间,南部在旱季;在加蓬的草原和森林边缘,幼鸟在12月时偶尔出现。在东非,它是一种白天迁徙的鸟类,2月至3月在塞伦盖蒂平原上向西北方向迁徙。在南非,它在10月下旬出现在东开普省,并在干季向更接近赤道的林地迁徙。黑色型的serratus在南半球的冬季出现,迁徙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和乍得,偶尔迷路到西非。在印度,它与雨季有关,出现在东北部的5月至9月,并在旱季早期消失;在缅甸中部,5月至11月初可见。来自印度的指名种群jacobinus在非洲的东部和中部越冬。pica亚种在亚洲的冬季几乎没有记录(在尼泊尔有一条记录),它们迁徙到非洲,在那里无法与非洲的pica亚种区分开:大多数亚洲候鸟横渡阿拉伯海和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