鸲蝗莺: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4年5月6日 (一) 09:30的版本
编号 | 935 |
中文名 | 鸲蝗莺 |
英文名 | Savi's Warbler |
拉丁名 | Locustella luscinioide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蝗莺科 |
体长
13.5~15cm
生境
主要栖息于平原地带的湖泊、水库、沼泽、鱼塘等水域和水域岸边芦苇丛,也见于长有高草的河谷灌丛。
鸣声
似黑斑蝗莺,但音调较低,通常开始时速度较慢,先是断断续续的音符,之后加速进入连续的颤音。
识别
中型纯橄榄灰色莺。上体纯色,眉纹模糊,眼下方具白色半眼圈。下体偏白色,上胸、胸侧、两胁和尾下覆羽浅粉皮黄色,胸侧散布偏褐色纵纹。尾下覆羽羽端白色而略呈锯齿状。上喙暗角质色而下喙粉色。
分布
繁殖于欧洲至乌克兰、中亚、蒙古国,越冬于西非和东非。在中国,fusca亚种在新疆西部有数笔迷鸟记录,可能繁殖于喀什和天山地区,应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