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黑头鸫: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4年5月7日 (二) 08:39的版本
编号 | 1193 |
中文名 | 棕背黑头鸫 |
英文名 | Kessler's Thrush |
拉丁名 | Turdus kessleri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鸫科 |
体长
25~28cm
生境
繁殖期栖息于海拔3600~4500m的杜鹃花从、灌丛或多岩石的开阔地带;冬季前往低海拔地区。
分布
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易见。
鸣声
较少鸣叫。叫声较短,不连贯,鸣唱较圆润,但语句亦很短。
识别
大型黑色和棕色鸫。头部、颈部、喉部、胸部、两翼和尾部黑色,体羽余部栗色,仅翕部皮黄白色延至胸带。雌鸟比雄鸟体色更浅,喉部偏白色并具细纹。似灰头鸫,区别为头、颈、喉部黑色而非灰色。喙黄色。
习性
繁殖于海拔3600 ~4500m林线以上多岩地区的灌丛中,冬季下至海拔2100m处并集群觅食于田野。于地面低飞,短暂振翅后滑翔。食刺柏浆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