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脚鹬: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没有差异)
|
2023年8月4日 (五) 15:34的版本
编号 | 370 |
中文名 | 小黄脚鹬 |
英文名 | Lesser Yellowlegs |
拉丁名 | Tringa flavipe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丘鹬科 |
体长
23~25cm
翼长
59~64cm
生境
出现在海岸地带及内陆湿地,包括水田、沼泽、红树林、潟湖和潮间带滩涂等,偏好有挺水植物的水域。
分布
迷鸟,仅记录于香港和台湾。
鸣声
飞行或示警时发出响亮的“丢~丢~丢”哨音。
识别
中型鹬。背部灰褐色,喙直,跗跖为明显黄色。比红脚鹬更小而修长。飞行时可见尾上覆羽前方的方形腰部白斑,而不同于红脚鹬和青脚鹬的楔形。
分布
繁殖于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越冬于南美。在日本时有记录。在中国可能被忽视,迷鸟,仅记录于香港和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