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鹬: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
第28行: | 第28行: | ||
|丘鹬科 | |丘鹬科 | ||
|} | |} | ||
== '''体长''' == | == '''体长''' == | ||
22~26 cm | |||
== '''翼长''' == | == '''翼长''' == | ||
55~59 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繁殖于草原中的沼泽地带,迁徙及越冬于沿海滩涂、河口、内陆湖泊、沼泽等湿地生境。 | |||
== '''鸣声''' == | == '''鸣声''' == | ||
雄鸟在繁殖地作炫耀飞行,发出特别的“tu ~ee~u”声,不断重复; 惊飞时发出响亮、重复的“匹悠”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中型而纤细的鹬。额部白色,黑色喙细而直,跗跖长而偏绿色。两翼和尾部近黑色,眉纹较浅。上体灰褐色,腰部和背部下方白色,下体白色。与青脚鹬的区别在于体型较小、额部色浅、跗跖较长而细、喙较细而直。 | |||
== '''分布''' == | == '''分布''' == | ||
繁殖于古北界,越冬于非洲、南亚、东南亚,远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中国较常见,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湖地区,迁徙途经华东沿海、海南和台湾,偶尔亦经过华中地区。 | |||
[[文件:GROMS-泽鹬-1.jpg|缩略图]] | [[文件:GROMS-泽鹬-1.jpg|缩略图|泽鹬分布图]]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58行: | 第53行: | ||
== '''相关照片''' == | == '''相关照片''' == | ||
{{PackedGallery|images=阿池-泽鹬-1.JPG;拍摄者:阿池,王建民-泽鹬-3.JPG;拍摄者:王建民,王建民-泽鹬-2.JPG;拍摄者:王建民,王建民-泽鹬-1.JPG;拍摄者:王建民,刘芸洁-泽鹬-1.jpg;拍摄者:刘芸洁}} | |||
== '''相关视频''' == | == '''相关视频''' == | ||
第64行: | 第60行: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2024年5月3日 (五) 11:00的版本
编号 | 372 |
中文名 | 泽鹬 |
英文名 | Marsh Sandpiper |
拉丁名 | Tringa stagnatili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丘鹬科 |
体长
22~26 cm
翼长
55~59 cm
生境
繁殖于草原中的沼泽地带,迁徙及越冬于沿海滩涂、河口、内陆湖泊、沼泽等湿地生境。
鸣声
雄鸟在繁殖地作炫耀飞行,发出特别的“tu ~ee~u”声,不断重复; 惊飞时发出响亮、重复的“匹悠”声。
识别
中型而纤细的鹬。额部白色,黑色喙细而直,跗跖长而偏绿色。两翼和尾部近黑色,眉纹较浅。上体灰褐色,腰部和背部下方白色,下体白色。与青脚鹬的区别在于体型较小、额部色浅、跗跖较长而细、喙较细而直。
分布
繁殖于古北界,越冬于非洲、南亚、东南亚,远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中国较常见,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湖地区,迁徙途经华东沿海、海南和台湾,偶尔亦经过华中地区。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阿池
-
拍摄者:王建民
-
拍摄者:王建民
-
拍摄者:王建民
-
拍摄者:刘芸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