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冠鹟莺: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10~11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栖息于海拔1200~19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 | |||
== '''鸣声''' == | == '''鸣声''' == | ||
起始音节后的语句常由重复4次以上的音节组构成,速度快且略带颤音,整体频率比峨眉鹟莺和比氏鹟莺更高。 | |||
== '''识别''' == | == '''识别''' == | ||
金眶鸰莺复合种下的小型偏黄色柳莺。眼圈黄色而区别于白眶鹆莺和灰脸鸽莺。极似峨眉鸽莺,区别为头部图纹对比更为明显、尾羽次端偏白色且眼圈后方细微断开。与淡尾鸽莺和比氏鸽莺的区别为顶冠图纹对比更为明显、上体绿色更为鲜亮、下体黄色更浓,且较淡尾鸽莺尾部更多白色,较比氏鸰莺翼斑不甚明显、黑色侧冠纹往前方延伸更多。 | |||
== '''分布''' == | == '''分布''' == | ||
繁殖于中国,越冬于中南半岛。在中国,繁殖于陕西南部、甘肃、云南、四川西部、贵州、湖北西部、湖南和广东的山地森林和林地中,冬季南迁。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55行: | 第55行: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2024年5月3日 (五) 11:47的版本
编号 | 883 |
中文名 | 灰冠鹟莺 |
英文名 | Grey - crowned Warbler |
拉丁名 | Phylloscopus tephrocephal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柳莺科 |
体长
10~11cm
生境
栖息于海拔1200~19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
鸣声
起始音节后的语句常由重复4次以上的音节组构成,速度快且略带颤音,整体频率比峨眉鹟莺和比氏鹟莺更高。
识别
金眶鸰莺复合种下的小型偏黄色柳莺。眼圈黄色而区别于白眶鹆莺和灰脸鸽莺。极似峨眉鸽莺,区别为头部图纹对比更为明显、尾羽次端偏白色且眼圈后方细微断开。与淡尾鸽莺和比氏鸽莺的区别为顶冠图纹对比更为明显、上体绿色更为鲜亮、下体黄色更浓,且较淡尾鸽莺尾部更多白色,较比氏鸰莺翼斑不甚明显、黑色侧冠纹往前方延伸更多。
分布
繁殖于中国,越冬于中南半岛。在中国,繁殖于陕西南部、甘肃、云南、四川西部、贵州、湖北西部、湖南和广东的山地森林和林地中,冬季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