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鹃鵙: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入1个版本)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第30行: 第30行:


== '''体长''' ==
== '''体长''' ==
'''29~33 cm'''
29~33 cm


== '''生境''' ==
== '''生境''' ==
'''活动于高至海拔1500m的开活林地。'''
活动于高至海拔1500m的开活林地。


== '''鸣声''' ==
== '''鸣声''' ==
'''嘹亮而刺耳的笛音。'''
嘹亮而刺耳的笛音。


== '''识别''' ==
== '''识别''' ==
'''大型灰色鹃鸣,似伯劳。眼罩和颏部黑色。雄鸟上体和胸部灰色,飞羽黑色并具偏白色羽缘,尾部黑色并具深灰色中央尾羽和棕灰色尾端。雌鸟体色较浅,胸部下方和两胁具灰色横斑。幼鸟似雌鸟,但体羽偏褐色,下体和腰部具明显横斑。虹膜偏红色。'''
大型灰色鹃鸣,似伯劳。眼罩和颏部黑色。雄鸟上体和胸部灰色,飞羽黑色并具偏白色羽缘,尾部黑色并具深灰色中央尾羽和棕灰色尾端。雌鸟体色较浅,胸部下方和两胁具灰色横斑。幼鸟似雌鸟,但体羽偏褐色,下体和腰部具明显横斑。虹膜偏红色。


== '''分布''' ==
== '''分布''' ==
'''印度、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在中国,地区性常见于海拔1500m以下低洼地区,siamensis亚种为云南西部和南部地区留鸟,rexpineti亚种见于东南地区和台湾,larvivora亚种见于海南。'''
印度、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在中国,地区性常见于海拔1500m以下低洼地区,siamensis亚种为云南西部和南部地区留鸟,rexpineti亚种见于东南地区和台湾,larvivora亚种见于海南。


== '''迁徙''' ==
== '''迁徙''' ==
第55行: 第55行: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2024年5月3日 (五) 11:46的版本

编号 664
中文名 大鹃鵙
英文名 Large Cuckooshrike
拉丁名 Coracina macei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雀形目
鹃鵙科

体长

29~33 cm

生境

活动于高至海拔1500m的开活林地。

鸣声

嘹亮而刺耳的笛音。

识别

大型灰色鹃鸣,似伯劳。眼罩和颏部黑色。雄鸟上体和胸部灰色,飞羽黑色并具偏白色羽缘,尾部黑色并具深灰色中央尾羽和棕灰色尾端。雌鸟体色较浅,胸部下方和两胁具灰色横斑。幼鸟似雌鸟,但体羽偏褐色,下体和腰部具明显横斑。虹膜偏红色。

分布

印度、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在中国,地区性常见于海拔1500m以下低洼地区,siamensis亚种为云南西部和南部地区留鸟,rexpineti亚种见于东南地区和台湾,larvivora亚种见于海南。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