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相思鸟: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
第28行: | 第28行: | ||
|噪鹛科 | |噪鹛科 | ||
|} | |} | ||
== '''体长''' == | == '''体长''' == | ||
14~15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通常见于海拔900~2400m的常绿阔叶林、混交林、林缘、次生林、各种灌丛、弃耕地、茶园或竹林的林下层。 | |||
== '''鸣声''' == | == '''鸣声''' == | ||
鸣唱主要分为3种,第一种冗长且结构复杂,为多至15个音符的急促颤音;第二种较短且有固定的音节顺序;第三种是雄性求偶时发出的,旋律较为简单。鸣叫为低沉短促的“zhírk”声或“zhri-zhri-zhri”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较小而体色艳丽的鹛。具明显的红色喙。上体橄榄绿色,眼周具黄色块斑,下体橙黄色。尾部偏黑色且略分叉。两翼偏黑,红色和黄色的羽缘在停歇时形成明显翼斑。 | |||
== '''分布''' == | == '''分布''' == | ||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阿萨姆地区、缅甸西部和北部、中国南部及越南西北部。在中国,指名亚种为华中和东南地区留鸟,kwangtungensis亚种见于华南,yunnanensis亚种见于云南西部,calipyga亚种见于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54行: | 第49行: | ||
== '''相关照片''' == | == '''相关照片''' == | ||
{{PackedGallery|images=刘芸洁-红嘴相思鸟-1.jpg;拍摄者:刘芸洁,大篩子-红嘴相思鸟-3.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红嘴相思鸟-2.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红嘴相思鸟-1.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红嘴相思鸟-4.jpg;拍摄者:大篩子}} | |||
== '''相关视频''' == | == '''相关视频''' == | ||
第60行: | 第56行: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2024年5月3日 (五) 11:47的版本
编号 | 1066 |
中文名 | 红嘴相思鸟 |
英文名 | Red - billed Leiothrix |
拉丁名 | Leiothrix lute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二级 |
CITES | 附录Ⅱ |
目 | 雀形目 |
科 | 噪鹛科 |
体长
14~15cm
生境
通常见于海拔900~2400m的常绿阔叶林、混交林、林缘、次生林、各种灌丛、弃耕地、茶园或竹林的林下层。
鸣声
鸣唱主要分为3种,第一种冗长且结构复杂,为多至15个音符的急促颤音;第二种较短且有固定的音节顺序;第三种是雄性求偶时发出的,旋律较为简单。鸣叫为低沉短促的“zhírk”声或“zhri-zhri-zhri”声。
识别
较小而体色艳丽的鹛。具明显的红色喙。上体橄榄绿色,眼周具黄色块斑,下体橙黄色。尾部偏黑色且略分叉。两翼偏黑,红色和黄色的羽缘在停歇时形成明显翼斑。
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阿萨姆地区、缅甸西部和北部、中国南部及越南西北部。在中国,指名亚种为华中和东南地区留鸟,kwangtungensis亚种见于华南,yunnanensis亚种见于云南西部,calipyga亚种见于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刘芸洁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