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林鸲: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
第30行: | 第30行: | ||
== '''体长''' == | == '''体长''' == | ||
13~15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常栖息于海拔2000~4000m的高山和亚高山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林缘灌丛,尤好沟谷林和杜鹃灌丛,有时亦至疏林灌丛和岩石杜鹃灌丛中活动。 | |||
== '''识别''' == | == '''识别''' == | ||
小型深色鹟。具明显白色眉纹。雄鸟上体青灰蓝色,头侧黑色,下体橙棕色,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偏白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眉纹白色,脸颊褐色,眼圈色浅,下体暗赭褐色,腹部色浅,尾下覆羽皮黄色。与栗腹歌鹟和棕胸蓝姬第的区别为体型较大且眉纹较宽。指名亚种雄鸟繁殖羽有时似雌鸟,为褐色。formosanus亚种雄鸟顶冠橄榄黄色,下体橄榄褐色。 | |||
== '''分布''' == | == '''分布''' == | ||
尼泊尔至中国的西南部和台湾、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在中国不常见于海拔2400~4300m的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指名亚种为西藏东南部留鸟,yunnanensis亚种见于甘肃南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formosanus亚种见于台湾。 | |||
== '''习性''' == | == '''习性''' == | ||
栖于地面或近地面的茂密林下植被中,较不惧人。雄鸟求偶炫耀时两翼下垂并颤抖,尾部摆动。 | |||
== '''鸣声''' == | == '''鸣声''' == | ||
清脆响亮的“yi yu yu yi yi”声。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59行: | 第58行: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2024年5月3日 (五) 11:00的版本
编号 | 1256 |
中文名 | 白眉林鸲 |
英文名 | White - browed Bush Robin |
拉丁名 | Tarsiger indic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雀形目 |
科 | 鹟科 |
体长
13~15cm
生境
常栖息于海拔2000~4000m的高山和亚高山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林缘灌丛,尤好沟谷林和杜鹃灌丛,有时亦至疏林灌丛和岩石杜鹃灌丛中活动。
识别
小型深色鹟。具明显白色眉纹。雄鸟上体青灰蓝色,头侧黑色,下体橙棕色,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偏白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眉纹白色,脸颊褐色,眼圈色浅,下体暗赭褐色,腹部色浅,尾下覆羽皮黄色。与栗腹歌鹟和棕胸蓝姬第的区别为体型较大且眉纹较宽。指名亚种雄鸟繁殖羽有时似雌鸟,为褐色。formosanus亚种雄鸟顶冠橄榄黄色,下体橄榄褐色。
分布
尼泊尔至中国的西南部和台湾、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在中国不常见于海拔2400~4300m的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指名亚种为西藏东南部留鸟,yunnanensis亚种见于甘肃南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formosanus亚种见于台湾。
习性
栖于地面或近地面的茂密林下植被中,较不惧人。雄鸟求偶炫耀时两翼下垂并颤抖,尾部摆动。
鸣声
清脆响亮的“yi yu yu yi yi”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