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鸫: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入1个版本)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第30行: 第30行:


== '''体长''' ==
== '''体长''' ==
'''20~24cm'''
20~24cm


== '''生境''' ==
== '''生境''' ==
'''繁殖于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林缘,越冬时出现于农田、林缘等开阔环境,在东部越冬更喜山地林区。'''
繁殖于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林缘,越冬时出现于农田、林缘等开阔环境,在东部越冬更喜山地林区。


== '''分布''' ==
== '''分布''' ==
'''繁殖于新疆西部和北部,越冬于西北地区、华北北部和西部地区,迁徙季节出现于西藏、西南地区西部和北部,西部记录多于东部。'''
繁殖于新疆西部和北部,越冬于西北地区、华北北部和西部地区,迁徙季节出现于西藏、西南地区西部和北部,西部记录多于东部。


== '''鸣声''' ==
== '''鸣声''' ==
'''鸣叫为干涩短促的“chark”声;鸣唱语句单调,略沙哑,整句先下行,最后两个音符上升,反复重复。'''
鸣叫为干涩短促的“chark”声;鸣唱语句单调,略沙哑,整句先下行,最后两个音符上升,反复重复。


== '''识别''' ==
== '''识别''' ==
'''中型鸫。上体纯灰褐色,腹部和臀部纯白色,翼下覆羽棕色。脸部、喉部和上胸黑色,冬羽具白色纵纹。雌鸟和幼鸟具浅色眉纹且下体纵纹较多。与赤颈钨的区别为尾羽无棕色边缘。喙黄色而喙端黑色,跗跖偏褐色。'''
中型鸫。上体纯灰褐色,腹部和臀部纯白色,翼下覆羽棕色。脸部、喉部和上胸黑色,冬羽具白色纵纹。雌鸟和幼鸟具浅色眉纹且下体纵纹较多。与赤颈钨的区别为尾羽无棕色边缘。喙黄色而喙端黑色,跗跖偏褐色。


== '''习性''' ==
== '''习性''' ==
'''集松散群,栖于海拔1000~3000m的常绿林。有时与其他鸫类混群。在地面并足长跳。
集松散群,栖于海拔1000~3000m的常绿林。有时与其他鸫类混群。在地面并足长跳。
'''


== '''迁徙''' ==
== '''迁徙''' ==
第59行: 第58行: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2024年5月3日 (五) 11:46的版本

编号 1198
中文名 黑颈鸫
英文名 Black - throated Thrush
拉丁名 Turdus atrogularis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雀形目
鸫科

体长

20~24cm

生境

繁殖于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林缘,越冬时出现于农田、林缘等开阔环境,在东部越冬更喜山地林区。

分布

繁殖于新疆西部和北部,越冬于西北地区、华北北部和西部地区,迁徙季节出现于西藏、西南地区西部和北部,西部记录多于东部。

鸣声

鸣叫为干涩短促的“chark”声;鸣唱语句单调,略沙哑,整句先下行,最后两个音符上升,反复重复。

识别

中型鸫。上体纯灰褐色,腹部和臀部纯白色,翼下覆羽棕色。脸部、喉部和上胸黑色,冬羽具白色纵纹。雌鸟和幼鸟具浅色眉纹且下体纵纹较多。与赤颈钨的区别为尾羽无棕色边缘。喙黄色而喙端黑色,跗跖偏褐色。

习性

集松散群,栖于海拔1000~3000m的常绿林。有时与其他鸫类混群。在地面并足长跳。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