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唇薄鳅:修订间差异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3年9月2日 (六) 12:10的版本
序号 | 432 |
中文名 | 红唇薄鳅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鲤形目 |
科 | 鳅科 |
拉丁名 | Leptobotia rubrilabris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Ⅱ |
英文名 |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NE |
CITES | 未列入 |
体长 | 5 - 10cm |
体重 | 5 - 10g |
类型 | 水生野生动物 |
备注 | 仅限野外种群 |
形态特征
背鳍iv-8;胸鳍i-13;腹鳍i-8;臀鳍i-5。第一鳃弓内侧鳃耙10。脊椎骨数4+35~37+1。鳔2室。前室发达,呈梨形,被包于骨鳔囊内;后室短小,呈泡状。仅为前室长的l/2。胃呈“U”字形。肠管粗短,弯曲成1个环。腹腔膜白色。标准长为体高的3.8~4.4倍,为头长的3.8~4.1倍,为尾柄长的5.8~6.9倍,为尾柄高的7.7~8.1倍。头长为吻长的2.1~ 2.2倍,为眼径的13. 3~21.0倍,为眼间距的4.6~5.7倍,为尾柄长的1.4~1.8倍,为尾柄高的1.9~2.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3倍。体延长,较高,侧扁,尾柄高而鲥扁。头长,呈锥形。吻较长,前端尖,其长较眼后头长短。口小,下位,口裂呈马蹄形。上颌稍长于下颌,下颌边缘匙形。唇厚,有许多皱褶。颏部中央有l对较发达的纽状突起。具须3对,吻须2对,聚生在吻端;口角须1对,稍粗长,后伸达眼前缘下方。眼小,位于头的前半部。眼下刺粗壮,光滑,末端超过眼后缘。鼻孔离眼前缘较近。鳃孔小,鳃膜在胸鳍基部前方与峡部相连。鳃耙粗短,排列稀疏。背鳍较宽,外缘截形,无硬刺,起点至吻端的距离大于至尾鳍基部距离。胸鳍稍长,末端圆钝,后伸可达胸、腹鳍基部的1/2。腹鳍短小,外缘截形,起点与背鳍第2-- 3根分枝鳍条相对,末端常超过肛门。臀鳍稍长,无硬刺,外缘稍内凹,末端后伸不达尾鳍基部。尾鳍长,深分叉,上下叶等长,末端尖。肛门位于腹鳍基部后端与臀鳍起点的中点。鳞片细小,腹鳍基部具狭长腋鳞。侧线完全,平直,位于体侧中部。身体基色为棕黄色带褐色,腹部黄白色。背部有6~8个不规则的棕黑色横斑,略呈马鞍形,有时延伸至侧线上方,有时不明显,体侧有不规则的棕黑色大小斑点。头背面具许多不规则棕褐色斑点或连成条纹。背鳍上有2条棕黑色条纹。胸鳍外缘具l条浅棕黑色条纹。腹鳍上有1~2条浅棕黑色条纹。臀鳍上有1条棕黑色带纹。尾鳍上有3~5条不规则的斜行棕黑色短条纹。
栖息地
栖息在江河底层。
食性
江底石块间的水虱、贻贝等食物。
繁殖
红唇薄鳅是卵生鱼类,雄鱼会筑巢并在巢中等待雌鱼产卵。一旦雌鱼产卵,雄鱼会受精卵并保护巢。卵孵化大约需要2-3天。
地理分布
常见于长江的中上游水体。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