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鳠: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添加到分类:物种) |
||
第82行: | 第82行: | ||
[[分类:物种]]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
第87行: | 第88行: | ||
[[分类:鲇形目]] | [[分类:鲇形目]] | ||
[[分类:鲿科]] | [[分类:鲿科]] | ||
2024年5月9日 (四) 09:21的最新版本
序号 | 440 |
中文名 | 斑鳠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鲇形目 |
科 | 鲿科 |
拉丁名 | Hemibagrus guttatus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Ⅱ |
英文名 | Spotted longbarbel catfish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DD |
CITES | 未列入 |
体长 | 30 - 40cm |
体重 | 1 - 2kg |
类型 | 水生野生动物 |
备注 | 仅限野外种群 |
形态特征
体长,侧扁。头平扁,吻宽而圆钝,略似犁头状。口宽大,下位,弧形。上、下颌齿带弧形,腭骨齿带略呈半环形,齿绒毛状。唇厚,下唇中间不连续。两鼻孔略近,前鼻孔管状,后鼻孔前缘有鼻须。须4对:上颌须最大,末端达腹鳍基;鼻须较短;颐须2对,外侧1对较长,可达鳃孔。眼中等大,眼睑游离。背鳍短,硬刺细短,后缘具细弱锯齿;胸鳍刺扁长,前缘锯齿细弱,埋于皮下,后缘锯齿粗大;腹鳍与臀鳍均短,无硬刺。脂鳍高,特别长,起点接近背鳍,末端靠近尾鳍,但不与尾鳍相连,后缘游离,圆形;尾鳍分叉,上叶略长。体呈棕色,腹部黄色;体侧具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的圆形蓝色斑点(幼鱼无斑)。背鳍、脂鳍及尾鳍灰黑色,有褐色小斑点;胸鳍、腹鳍及臀鳍色淡,很少有斑点。
栖息地
栖息于江河的底层
食性
斑鳠主要以甲壳类、昆虫类、鱼类、环节动物、植物碎屑等为食。
繁殖
每年4-6月繁殖,但在6-8月也发现有成熟个体。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钱塘江、九龙江、韩江、珠江、元江等水系。和南亚地区的湄公河流域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内陆河流。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