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没有差异)

2023年9月17日 (日) 09:29的版本

地区描述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65.3万公顷,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蓑羽鹤等生物为保护对象。

地形地貌特征

祁连山脉西段由走廊南山、黑河谷地,托莱山,托莱河谷地,托莱南山、疏勒河谷地,疏勒南山、哈拉湖盆地,党河南山、喀克吐郭勒谷地,赛什腾山、柴达木山、宗务隆山等一系列山脉与宽谷盆地组成。祁连山脉东段有冷龙岭、大通河谷地,大通山、大坂山。在一系列平行山地中,南北两侧和东部相对起伏较大,山间盆地和宽谷海拔一般在3000~4000米之间,谷地较宽,两侧洪、冲积平原或台地发育。疏勒南山以东的北大河、黑河、疏勒河、大通河和布哈河等五河之源所在的宽谷盆地海拔高达4100~4200米。祁连山海拔4500~5000米以上的高山区现代冰川发育,现代冰川和古冰川作用的地貌类型都较丰富。祁连山区由于多年冰土的下界高程一般为3500~3700米之间,使大多数山地和一些大河的上游都发育着冰缘地貌。在冻土带以下的地貌作用中,东部以流水作用为主,西部风成作用较为明显。

重要鸟类

蓑羽鹤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体型略小(约105厘米)而优雅的蓝灰色鹤。头顶白色,白色丝状长羽的耳羽簇与偏黑色的头、颈及修长的胸羽成对比。三级飞羽形长但不浓密,不足覆盖尾部。卷羽鹈鹕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体型硕大(约175厘米)的鹈鹕。体羽灰白,眼浅黄,喉囊橘黄或黄色。喜群栖,捕食鱼类。白鹈鹕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体型甚大(约160厘米)的白色鹈鹕。体羽粉白,仅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褐黑。喜湖泊及大型河流。灰鹤,俗称鹘噜雁,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成鸟体羽大都灰色。雌雄相同。虹膜黄褐色;嘴黑灰,先端乳黄;胫的裸出部分,跗(足加庶)及爪角质灰黑色。疣鼻天鹅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体大(约150厘米)。越冬鸟结大群于湖泊或河流中。

重要植被

鬼箭锦鸡儿为豆科锦鸡儿属多刺矮灌木,直立或横卧,高1-3米。基部分枝,树皮深灰色或黑色。唐古特红景天属景天科红景天属,株高5~25厘米。根状茎粗壮,木质化。花茎多数丛生,基部具多数枯茎,下部偃卧,上部直立。叶细线形,宽不超过1毫米。花较大,雄蕊与雄花的花瓣等长或稍长;雌花的心皮约为雌花花瓣的2倍。星状风毛菊,别名伏地风毛菊 ,属凤毛菊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几无茎。叶多数,密集成星状莲座状,草质,条形,长6~19厘米,宽5~15毫米。

生态特征

祁连山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泛第三极的核心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水源涵养战略区。独特的生态区位决定了祁连山生物多样性的鲜明特征。作为我国32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陆域优先区域之一,祁连山(青海)区域内发育和保持了大面积梯度差异显著、生态结构完整、类型多样的高山高原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分布着大面积连续的雪豹适宜栖息地5.11万平方公里。高原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分布有雪豹、荒漠猫、黑颈鹤、野牦牛、羽叶点地梅、唐古特红景天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77种。 近年来,被誉为“雪山之王”的雪豹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这个神秘的“天山之客”渐渐被大众熟知,得益于生态的逐渐向好。自2021年我省从雪豹调查起步,不断扩大合作,先后与中科院、北京大学等34家一流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全面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调查范围从陆生生态系统到水生生态系统,实现了物种类型全覆盖,清晰掌握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物种多样性“家底”。调查显示,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共分布野生脊椎动物280种,野生无脊椎动物522种;维管束植物543种,大型真菌203种,水生生物575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发现了昆虫新种10种,中国新记录2种,青海省新记录139种,祁连山鸟类新记录9种。

采取的保护措施

暂无

管理机构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