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顶玄燕鸥: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4年5月3日 (五) 13:15的版本
编号 | 381 |
中文名 | 白顶玄燕鸥 |
英文名 | Brown Noddy |
拉丁名 | Anous stolid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鸥科 |
体长
40~45 cm
翼长
75~86 cm
生境
繁殖期栖息于小型海岛或海岸礁石,非繁殖期活动于海上。
鸣声
鸣叫为沙哑的“gu~a”声。
识别
中型深烟褐色燕鸥。具凹形尾,除顶冠近白色和眼圈白色外,通体烟褐色。幼鸟额部和顶冠深色,眼圈白色,背部覆羽羽端和翼覆羽近白色。未成年鸟似成鸟,但无浅色顶冠。喙黑色,跗跖黑褐色。
分布
广布于热带、亚热带大洋和澳大利亚北部,在整个分布区域内均有繁殖。在中国,pileatus亚种于海上并不罕见,但近岸处不常见,罕见于浙江、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和台湾。。
习性
大洋性鸟类。缓慢懒散地盘旋飞行,极少如其他燕鸥般潜入水中。捕捉被掠食性鱼类追逐而跃出水面的小鱼,求偶时双方作点头(nod)表演,故得其英文名(Noddy)。
迁徙
部分迁徙对其迁徙行为了解有限。很少在繁殖地附近或靠近海岸看到,远离繁殖群体。在大多数热带繁殖地区,整年都有存在,但在亚热带地区会有季节性缺席。在繁殖后会分散到海洋中。没有已知的直接迁移行为。(摘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