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斑杜鹃: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入1个版本)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第30行: 第30行:


== '''体长''' ==
== '''体长''' ==
'''22~24cm'''
22~24cm


== '''生境''' ==
== '''生境''' ==
'''栖息于常绿阔叶林、次生林、灌木丛,村庄周围的竹林和树丛,从低地高至海拔1600m。'''
栖息于常绿阔叶林、次生林、灌木丛,村庄周围的竹林和树丛,从低地高至海拔1600m。


== '''鸣声''' ==
== '''鸣声''' ==
'''急促连续且尾声上扬的“didiu didiu”声,也会是急促的“di di di”声。'''
急促连续且尾声上扬的“didiu didiu”声,也会是急促的“di di di”声。


== '''识别''' ==
== '''识别''' ==
'''小型褐色而多横斑的鹃。成鸟上体浓褐色,下体偏白色,全身布满黑色横斑,具明显的浅色眉纹。未成年鸟体羽褐色,具黑色纵纹和块斑而非横斑。虹膜黄红色,上喙偏黑色而下喙偏黄色。'''
小型褐色而多横斑的鹃。成鸟上体浓褐色,下体偏白色,全身布满黑色横斑,具明显的浅色眉纹。未成年鸟体羽褐色,具黑色纵纹和块斑而非横斑。虹膜黄红色,上喙偏黑色而下喙偏黄色。


== '''分布''' ==
== '''分布''' ==
'''印度、中国、大巽他群岛和菲律宾。在中国,指名亚种为四川西南部和云南南部的罕见低海拔地区留鸟,上至海拔900m并偶至1200m处。'''
印度、中国、大巽他群岛和菲律宾。在中国,指名亚种为四川西南部和云南南部的罕见低海拔地区留鸟,上至海拔900m并偶至1200m处。


== '''迁徙''' ==
== '''迁徙''' ==
第55行: 第55行: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2024年5月3日 (五) 11:46的版本

编号 477
中文名 栗斑杜鹃
英文名 Banded Bay Cuckoo
拉丁名 Cacomantis sonneratii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鹃形目
杜鹃科

体长

22~24cm

生境

栖息于常绿阔叶林、次生林、灌木丛,村庄周围的竹林和树丛,从低地高至海拔1600m。

鸣声

急促连续且尾声上扬的“didiu didiu”声,也会是急促的“di di di”声。

识别

小型褐色而多横斑的鹃。成鸟上体浓褐色,下体偏白色,全身布满黑色横斑,具明显的浅色眉纹。未成年鸟体羽褐色,具黑色纵纹和块斑而非横斑。虹膜黄红色,上喙偏黑色而下喙偏黄色。

分布

印度、中国、大巽他群岛和菲律宾。在中国,指名亚种为四川西南部和云南南部的罕见低海拔地区留鸟,上至海拔900m并偶至1200m处。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