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小 (导入1个版本) |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
第28行: | 第28行: | ||
|鹰科 | |鹰科 | ||
|} | |} | ||
== '''体长''' == | == '''体长''' == | ||
47~59cm | |||
== '''翼长''' == | == '''翼长''' == | ||
106~131 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常栖息于林地或林缘,有时亦在丘陵地带、城市公园、旷野附近活动。 | |||
== '''鸣声''' == | == '''鸣声''' == | ||
有时发出单调的“wei ou-wei ou”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大型而强健的鹰。无羽冠和喉中线,具标志性的白色宽眉纹。成鸟下体白色,具粉褐色横斑,上体尽灰。幼鸟上体偏褐色,羽缘色浅形成鳞状纹,下体具偏黑色粗纵纹。虹膜红色(成鸟)或黄色(幼鸟) | |||
== '''分布''' == | == '''分布''' == | ||
北美、欧亚大陆和北非。在中国,schvedowi亚种繁殖于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和西北地区的西天山,冬季迁至长江以南;khamensis亚种繁殖于西藏东南部、青藏高原东部山区、云南西北部至甘肃南部,冬季垂直迁徙至低海拔地区和云南南部;fujiyamae亚种越冬于台湾;albidus亚种越冬于东北;buteoides亚种越冬于西北部的天山地区。在温带亚高山森林甚常见。 | |||
== '''迁徙''' == | == '''迁徙''' == | ||
第61行: | 第52行: | ||
== '''相关照片''' == | == '''相关照片''' == | ||
{{PackedGallery|images=大篩子-苍鹰-5.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苍鹰-4.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苍鹰-6.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苍鹰-7.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苍鹰-3.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苍鹰-2.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苍鹰-1.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苍鹰-9.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苍鹰-8.jpg;拍摄者:大篩子}} | |||
== '''相关视频''' == | == '''相关视频''' == | ||
第67行: | 第59行: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2024年5月3日 (五) 11:46的版本
编号 | 237 |
中文名 | 苍鹰 |
英文名 | Northern Goshawk |
拉丁名 | Accipiter gentili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二级 |
CITES | - |
目 | 鹰形目 |
科 | 鹰科 |
体长
47~59cm
翼长
106~131 cm
生境
常栖息于林地或林缘,有时亦在丘陵地带、城市公园、旷野附近活动。
鸣声
有时发出单调的“wei ou-wei ou”声。
识别
大型而强健的鹰。无羽冠和喉中线,具标志性的白色宽眉纹。成鸟下体白色,具粉褐色横斑,上体尽灰。幼鸟上体偏褐色,羽缘色浅形成鳞状纹,下体具偏黑色粗纵纹。虹膜红色(成鸟)或黄色(幼鸟)
分布
北美、欧亚大陆和北非。在中国,schvedowi亚种繁殖于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和西北地区的西天山,冬季迁至长江以南;khamensis亚种繁殖于西藏东南部、青藏高原东部山区、云南西北部至甘肃南部,冬季垂直迁徙至低海拔地区和云南南部;fujiyamae亚种越冬于台湾;albidus亚种越冬于东北;buteoides亚种越冬于西北部的天山地区。在温带亚高山森林甚常见。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