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修订间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
第28行: | 第28行: | ||
|鸭科 | |鸭科 | ||
|} | |} | ||
== '''体长''' == | == '''体长''' == | ||
55~70cm | |||
== '''翼长''' == | == '''翼长''' == | ||
81~95cm | |||
== '''生境''' == | == '''生境''' == | ||
活动于湖泊、河流、沼泽、稻田、河口等多种生境,适应性强,对人类干扰的耐受性大。 | |||
== '''鸣声''' == | == '''鸣声''' == | ||
似家鸭的“呱—呱—呱”声。 | |||
== '''识别''' == | == '''识别''' == | ||
家鸭的祖先。雄鸟头、颈为深绿色并具光泽,具白色颈环,胸部栗色。雌鸟为斑驳的褐色,具深色贯眼纹。较针尾鸭雌鸟尾更短而钝,较赤膀鸭雌鸟体型更大且翼上花纹不同。喙黄色,跗跖橙色。和斑嘴鸭体型类似的大型鸭。体型结实肥壮,有分量。飞翔时,由于翅宽大,振翅缓慢。蓝紫色的翼镜夹在上下两条白带中,非常显眼。雄性繁殖羽:头部黑色,具绿色金属光泽。随光线和角度变化,头部有时具蓝色光泽。颈环白色。喙黄色。向上卷起的黑色中央尾羽是雄性独有的特征。足橙红色。绿头鸭是家鸭的祖先。家鸭中有的品种很像绿头鸭,现在一些特种养殖追求野鸭般的外表,在野外观察时需要注意区分。家养的品种一般体型较大,特别是后半身肥大,浮在水面时显得特别高。家鸭一般不具飞行能力。野生绿头鸭明显瘦小。雄性蚀羽:全身和雌性羽色相仿。喙比繁殖羽暗淡,上边缘有时可见类似雄性幼鸟的暗色斑点。和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整体羽色比雌性更深,喙黄色,可以与喙橙色且有黑斑的雌性区分。肩羽的羽缘窄而不明显,上体颜色比雌性暗而均匀。雌性雄性覆羽均为灰褐色,但雌性更偏褐色,具明显淡色羽缘的个体也较多。和雄性稚羽的区别:蚀羽的肩羽和胁羽更大、更圆,稚羽呈V字形,先端更尖。依据胁羽最上部的特征,很容易分辨。稚羽从胸到腹部密布整齐的小斑点。雄性蚀羽→繁殖羽:和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的区别:肩羽、胁羽未完成换羽时,可见残留的羽毛较圆,形状不同于稚羽。稚羽不圆,尖端呈V字形。通过换羽时间的早晚亦可区分。一般成鸟换羽完成较早,但也有例外。有时能看到成鸟和幼鸟换羽进展一致,需要注意区分。稚羽换羽中的个体,腹部特有的小斑点有时会残留到换羽后期,这种情况较易与成鸟区分。雄性稚羽:与雄性蚀羽的区别参见雄性蚀羽项。和雌性稚羽的区别:雄性稚羽喙更偏黄绿色,雌性稚羽喙更偏橙色。稚羽初期喙均偏黑,难以区分。但过不了多久,稚羽喙的颜色就开始出现性别差异。雄性稚羽胸部的红褐色更明显。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和雄性蚀羽→繁殖羽的区别参见前文。雌性繁殖羽:和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三级飞羽。繁殖羽黑褐色底上有橙褐色斑。非繁殖羽以雄性,纯色无斑。繁殖羽背羽、肩羽、胁羽等处的浅橙褐色羽缘范围更广,整体羽色更明亮。喙的橙色更不明显,偏灰绿色,黑色范围更大。雌性非繁殖羽:和雄性蚀羽的区别参见前文。和雌性稚羽的区别:胸腹部的斑点更大,不像稚羽那样密布整齐的小斑点。胁羽更圆,不像稚羽呈V字形。但本种胁羽的界线不明显,有时无法准确识别。雌性稚羽:和雌性成鸟的区别参见雌性非繁殖羽项。和雄性稚羽的区别参见前文。 | |||
== '''分布''' == | == '''分布''' == | ||
繁殖于全北界,越冬于南方。在中国,全国性常见,可见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北方的繁殖种群冬季南迁越冬,南方的留鸟种群呈扩大趋势。 | |||
[[文件:GROMS-绿头鸭-1.jpg|缩略图]] | [[文件:GROMS-绿头鸭-1.jpg|缩略图|绿头鸭分布图]] | ||
== '''习性''' == | == '''习性''' == | ||
多见于湖泊、池塘及河口。 | |||
== '''迁徙''' == | == '''迁徙''' == | ||
部分迁徙部分迁徙性,最北部的繁殖种群通常在冬季迁徙得更远,但在温带地区(欧洲大部分地区,北美洲部分地区)是定居的。有许多超出分布范围的记录,但可能大部分是逃逸个体。(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主编),1992) | |||
== '''参考文献''' == | == '''参考文献''' == | ||
== '''相关照片''' == | == '''相关照片''' == | ||
{{PackedGallery|images=王春晓-绿头鸭-3.JPG;拍摄者:王春晓,王春晓-绿头鸭-2.JPG;拍摄者:王春晓,王春晓-绿头鸭-1.JPG;拍摄者:王春晓,王建民-绿头鸭-1.JPG;拍摄者:王建民,大篩子-绿头鸭-4.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绿头鸭-1.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绿头鸭-2.jpg;拍摄者:大篩子,大篩子-绿头鸭-3.jpg;拍摄者:大篩子}} | |||
== '''相关视频''' == | == '''相关视频''' == | ||
第73行: | 第64行: | ||
[[分类:动物界]] | [[分类:动物界]] |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2024年5月3日 (五) 11:46的版本
编号 | 35 |
中文名 | 绿头鸭 |
英文名 | Mallard |
拉丁名 | Anas platyrhyncho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雁形目 |
科 | 鸭科 |
体长
55~70cm
翼长
81~95cm
生境
活动于湖泊、河流、沼泽、稻田、河口等多种生境,适应性强,对人类干扰的耐受性大。
鸣声
似家鸭的“呱—呱—呱”声。
识别
家鸭的祖先。雄鸟头、颈为深绿色并具光泽,具白色颈环,胸部栗色。雌鸟为斑驳的褐色,具深色贯眼纹。较针尾鸭雌鸟尾更短而钝,较赤膀鸭雌鸟体型更大且翼上花纹不同。喙黄色,跗跖橙色。和斑嘴鸭体型类似的大型鸭。体型结实肥壮,有分量。飞翔时,由于翅宽大,振翅缓慢。蓝紫色的翼镜夹在上下两条白带中,非常显眼。雄性繁殖羽:头部黑色,具绿色金属光泽。随光线和角度变化,头部有时具蓝色光泽。颈环白色。喙黄色。向上卷起的黑色中央尾羽是雄性独有的特征。足橙红色。绿头鸭是家鸭的祖先。家鸭中有的品种很像绿头鸭,现在一些特种养殖追求野鸭般的外表,在野外观察时需要注意区分。家养的品种一般体型较大,特别是后半身肥大,浮在水面时显得特别高。家鸭一般不具飞行能力。野生绿头鸭明显瘦小。雄性蚀羽:全身和雌性羽色相仿。喙比繁殖羽暗淡,上边缘有时可见类似雄性幼鸟的暗色斑点。和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整体羽色比雌性更深,喙黄色,可以与喙橙色且有黑斑的雌性区分。肩羽的羽缘窄而不明显,上体颜色比雌性暗而均匀。雌性雄性覆羽均为灰褐色,但雌性更偏褐色,具明显淡色羽缘的个体也较多。和雄性稚羽的区别:蚀羽的肩羽和胁羽更大、更圆,稚羽呈V字形,先端更尖。依据胁羽最上部的特征,很容易分辨。稚羽从胸到腹部密布整齐的小斑点。雄性蚀羽→繁殖羽:和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的区别:肩羽、胁羽未完成换羽时,可见残留的羽毛较圆,形状不同于稚羽。稚羽不圆,尖端呈V字形。通过换羽时间的早晚亦可区分。一般成鸟换羽完成较早,但也有例外。有时能看到成鸟和幼鸟换羽进展一致,需要注意区分。稚羽换羽中的个体,腹部特有的小斑点有时会残留到换羽后期,这种情况较易与成鸟区分。雄性稚羽:与雄性蚀羽的区别参见雄性蚀羽项。和雌性稚羽的区别:雄性稚羽喙更偏黄绿色,雌性稚羽喙更偏橙色。稚羽初期喙均偏黑,难以区分。但过不了多久,稚羽喙的颜色就开始出现性别差异。雄性稚羽胸部的红褐色更明显。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和雄性蚀羽→繁殖羽的区别参见前文。雌性繁殖羽:和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三级飞羽。繁殖羽黑褐色底上有橙褐色斑。非繁殖羽以雄性,纯色无斑。繁殖羽背羽、肩羽、胁羽等处的浅橙褐色羽缘范围更广,整体羽色更明亮。喙的橙色更不明显,偏灰绿色,黑色范围更大。雌性非繁殖羽:和雄性蚀羽的区别参见前文。和雌性稚羽的区别:胸腹部的斑点更大,不像稚羽那样密布整齐的小斑点。胁羽更圆,不像稚羽呈V字形。但本种胁羽的界线不明显,有时无法准确识别。雌性稚羽:和雌性成鸟的区别参见雌性非繁殖羽项。和雄性稚羽的区别参见前文。
分布
繁殖于全北界,越冬于南方。在中国,全国性常见,可见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北方的繁殖种群冬季南迁越冬,南方的留鸟种群呈扩大趋势。
习性
多见于湖泊、池塘及河口。
迁徙
部分迁徙部分迁徙性,最北部的繁殖种群通常在冬季迁徙得更远,但在温带地区(欧洲大部分地区,北美洲部分地区)是定居的。有许多超出分布范围的记录,但可能大部分是逃逸个体。(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主编),1992)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
拍摄者:王春晓
-
拍摄者:王春晓
-
拍摄者:王春晓
-
拍摄者:王建民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
-
拍摄者:大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