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蹼洋海燕: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入1个版本)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第30行: 第30行:


== '''体长''' ==
== '''体长''' ==
'''15~19cm'''
15~19cm


== '''翼长''' ==
== '''翼长''' ==
'''38~42cm'''
38~42cm


== '''生境''' ==
== '''生境''' ==
'''活动于各种气候带的远洋洋面。'''
活动于各种气候带的远洋洋面。


== '''鸣声''' ==
== '''鸣声''' ==
'''集群出没时发出似雀的“吱吱”声。'''
集群出没时发出似雀的“吱吱”声。


== '''识别''' ==
== '''识别''' ==
'''小型、腰部白色的海燕。方尾几乎不分叉,一道浅色条纹横跨翼上大覆羽区域。两翼短并具明显的“肩部”。通体烟黑色,腰部白色,呈马蹄形,尾部呈方形,大覆羽灰色,飞行时形成一个“V”字形的浅色斑。腿长,脚为黑色,具黄色的脚蹼。'''
小型、腰部白色的海燕。方尾几乎不分叉,一道浅色条纹横跨翼上大覆羽区域。两翼短并具明显的“肩部”。通体烟黑色,腰部白色,呈马蹄形,尾部呈方形,大覆羽灰色,飞行时形成一个“V”字形的浅色斑。腿长,脚为黑色,具黄色的脚蹼。


== '''分布''' ==
== '''分布''' ==
'''繁殖于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其他南半球岛屿,觅食于整个南半球海洋。在中国水域非常罕见,迷鸟记录于江苏和浙江。'''
繁殖于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其他南半球岛屿,觅食于整个南半球海洋。在中国水域非常罕见,迷鸟记录于江苏和浙江。
[[文件:GROMS-黄蹼洋海燕-1.jpg|缩略图]]
[[文件:GROMS-黄蹼洋海燕-1.jpg|缩略图|黄蹼洋海燕分布图]]


== '''习性''' ==
== '''习性''' ==
'''飞行低,振翅拍打水面,跗跖伸出尾端。分类学订正'''
飞行低,振翅拍打水面,跗跖伸出尾端。分类学订正


== '''迁徙''' ==
== '''迁徙''' ==
'''洲际迁徙
洲际迁徙跨赤道迁徙者;在北大西洋和北印度洋的中纬度地区度过非繁殖季节;在太平洋也存在,但数量较少。可能顺时针绕大西洋迁徙。(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2年)
跨赤道迁徙者;在北大西洋和北印度洋的中纬度地区度过非繁殖季节;在太平洋也存在,但数量较少。可能顺时针绕大西洋迁徙。(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2年)'''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第64行: 第63行:




[[分类:物种]]
[[分类:鸟类]]
[[分类:动物界]]
[[分类:动物界]]
[[分类:脊索动物门]]
[[分类:脊索动物门]]

2024年5月3日 (五) 11:46的版本

编号 126
中文名 黄蹼洋海燕
英文名 Wilson's Storm Petrel
拉丁名 Oceanites oceanicus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鹱形目
洋海燕科

体长

15~19cm

翼长

38~42cm

生境

活动于各种气候带的远洋洋面。

鸣声

集群出没时发出似雀的“吱吱”声。

识别

小型、腰部白色的海燕。方尾几乎不分叉,一道浅色条纹横跨翼上大覆羽区域。两翼短并具明显的“肩部”。通体烟黑色,腰部白色,呈马蹄形,尾部呈方形,大覆羽灰色,飞行时形成一个“V”字形的浅色斑。腿长,脚为黑色,具黄色的脚蹼。

分布

繁殖于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其他南半球岛屿,觅食于整个南半球海洋。在中国水域非常罕见,迷鸟记录于江苏和浙江。

黄蹼洋海燕分布图

习性

飞行低,振翅拍打水面,跗跖伸出尾端。分类学订正

迁徙

洲际迁徙跨赤道迁徙者;在北大西洋和北印度洋的中纬度地区度过非繁殖季节;在太平洋也存在,但数量较少。可能顺时针绕大西洋迁徙。(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2年)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