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背针尾雨燕: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4年5月6日 (一) 09:28的版本
编号 | 536 |
中文名 | 褐背针尾雨燕 |
英文名 | Brown - backed Needletail |
拉丁名 | Hirundapus giganteus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 |
CITES | - |
目 | 雨燕目 |
科 | 雨燕科 |
体长
21~26cm
生境
出没于近河流和湖泊的低地森林、次生林。
鸣声
一连串尖细的颤音“ch~ci~ci”。
识别
大型而敦实的雨燕。两翼长,飞行有力。上体深褐色并具略浅色的马鞍状斑。下体褐色,喉部亮褐色,尾下覆羽和两胁后部为明显的白色并呈马蹄铁状。近距离可见白色眉纹。未成年鸟体羽具鳞状斑,马蹄铁区域具褐色月牙状斑。和其他针尾雨燕的区别在于体型更大、喉部和腰部对比不甚明显以及宽大的白色马蹄铁状斑。
分布
印度南部、中南半岛、大巽他群岛和菲律宾巴拉望。在中国,indicus亚种为云南西部至香港和华南沿海的罕见留鸟,可能亦分布于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