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翅鸭: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导入1个版本)
(没有差异)

2024年5月7日 (二) 08:04的版本

编号 37
中文名 绿翅鸭
英文名 Eurasian Teal
拉丁名 Anas crecca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雁形目
鸭科

体长

34~38cm

翼长

53~59cm

生境

活动于湖泊、河流、水库、水田、海湾等多种湿地生境,适应性强。

鸣声

雄鸟发出“咻——咻—”的哨音,雌鸟发出“呱——呱—呱—”的粗哑叫声。

识别

小型、飞行时可见绿色翼镜的鸭。雄鸟有明显的皮黄色边缘金属绿色眼罩横贯栗色的头部,肩羽上有一道白色长纹,深色的尾下羽外缘具皮黄色斑,其余体羽多灰色。雌鸟为斑驳的褐色,腹部色淡,与白眉鸭雌鸟的区别在于亮绿色的翼镜、翼上覆羽色深、头部色淡。喙灰色。雄性繁殖羽:头部栗色,眼周至后颈形成一条绿色带状斑。喙黑色。体羽灰色为主,尾下覆羽黑色,两侧具浅黄色的三角形斑。肩羽处则具有一条与胁部平行的白色线,十分明显。雄性蚀羽: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大覆羽上的白色条带较宽。覆羽为灰色,羽缘不甚明显。雌性则略沾褐色,并通常具有皮黄色羽缘。相较雌性,头部为更均匀的深褐色,眉纹更偏褐色且不明显,头顶至贯眼纹的头盔状区域色彩暗淡。喙基侧面似雌性,呈黄色。肩羽纹路比雌性更细,和羽轴垂直(形成横斑)。而雌性则和羽轴平行(形成纵纹)。尽管一些个体似乎很难根据横斑、纵纹来区别,但仍可作为判断的参考。三级飞羽比雌性和稚羽的都长,且羽端常常下垂。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在换羽的个体可能三级飞羽较短。与雄性稚羽的区别:雄性稚羽两胁最上方一排体羽较尖,呈V字形,而成鸟体羽则较圆。成鸟从胸部到腹部具有大而稀疏的斑点,而稚羽的斑点则细小而密集。稚羽肩羽通常具纵纹,雄性蚀羽则为细小横斑,但有时难以确认,仅可用于辅助识别。大覆羽上的白色条带较宽,不过稚羽的白色条带和雄性成鸟类似的情况也并不罕见。雄性蚀羽→繁殖羽:与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的区别:如果两胁最上方一排体羽尚未换羽的话,可通过其圆形的特征来识别。稚羽羽端较尖,呈V字形。但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鸭类相比,绿翅鸭成、稚羽的外观区别较不明显。肩羽花纹不如稚羽清晰。稚羽的白色花纹与深褐色底色对比明显,而成羽色彩对比则不强烈。此外,稚羽偏纵纹,成羽则为横斑。雄性稚羽:与雄性蚀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蚀羽项。与雌性稚羽的区分较难,主要区别:飞行或展翅时可见到大覆羽上的宽阔白色条带。但请注意,也存在个体差异。雌性稚羽的覆羽通常略带褐色且浅色羽缘明显。作为其他辅助识别要点,贯眼纹和眉纹通常不如雌性清晰,且脸部色彩普遍更深。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与雄性蚀羽→繁殖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蚀羽→繁殖羽项。雌性繁殖羽:喙基侧面橙色明显。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三级飞羽上有橙褐色的斑点。而非繁殖羽的三级飞羽则似雄性,没有橙褐色斑点。非繁殖羽羽色暗淡,但繁殖羽则整体偏橙褐色。雌性非繁殖羽:喙基的橙色在冬季变得不明显。尾下覆羽和尾羽的边缘可见一条白色线。但在其他鸭类中也能见到这样的白色线,所以并非重要特征。与雄性蚀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蚀羽项。与雌性稚羽的区别:从胸部到两胁的斑点较大,不同于稚羽细小密布的斑点。两胁最上方一排体羽和肩羽为圆形,而不具稚羽那样的V字形羽端。大覆羽上的白色条带比雌性稚羽上的条带更宽。但请注意存在个体差异。与雄性稚羽的区别,除大覆羽上的白色条带外,和“与雌性稚羽的区别”大致相同。雌性稚羽:与雄性稚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稚羽项。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请参阅雌性非繁殖羽项。

分布

繁殖于古北界,越冬于南方。在中国,全国性常见,但近十年越冬种群数量有显著下降趋势。繁殖于新疆西北部、东北北部和中部,越冬于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包括台湾和海南。

绿翅鸭分布图

习性

成对或成群栖于小湖或池塘,常与其他水禽混群。飞行时振翅极快。

迁徙

部分迁徙部分迁徙性,最北部的繁殖鸟类在冬季降至较低纬度,南至赤道(肯尼亚),但适温地区的繁殖者全年存在。(引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主编),1992)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