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凤头燕鸥: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4年5月7日 (二) 08:38的版本
编号 | 410 |
中文名 | 中华凤头燕鸥 |
英文名 | Chinese Crested Tern |
拉丁名 | Thalasseus bernsteini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CR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一级 |
CITES | - |
目 | 鸻形目 |
科 | 鸥科 |
体长
38~43 cm
翼长
94cm
生境
活动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喜觅食于海水深度浅且离岸近的区域,在海岸滩涂浅水处休憩、沐浴和交配; 繁殖期营巢于无人海岛。
鸣声
尖厉的“keerrick”声, 音调较高, 较大凤头燕鸥更为尖厉。
识别
中型凤头燕鸥。喙黄色而端黑。冬羽额部白色、顶冠黑色并具白色顶冠纹,在枕部形成“U”形黑斑。与大、小凤头燕鸥的区别在于喙端三分之一为黑色。未成年个体似小凤头燕鸥未成年个体,但褐色较重,翼下色浅并具两道深色翼斑,背部、尾部偏白色并具褐色杂斑。
分布
仅繁殖于东亚地区沿海小岛,越冬于中国南海、菲律宾并偶至加里曼丹岛北部。极罕见,世界性极危。种群数量极其稀少。在我国仅繁殖于浙江、福建和台湾的数个无人海岛(历史上曾繁殖于山东青岛,后绝迹);越冬于广东沿海,亦可能出现在广西和海南; 繁殖期结束后开始游荡,记录于上海、江苏、山东和天津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