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胸角雉: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没有差异)
|
2023年8月4日 (五) 15:34的版本
编号 | 95 |
中文名 | 红胸角雉 |
英文名 | Satyr Tragopan |
拉丁名 | Tragopan satyra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NT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一级 |
CITES | 附录Ⅲ |
目 | 鸡形目 |
科 | 雉科 |
体长
55~79cm
生境
栖息于海拔2000~3800m的密林,冬季向较低海拔的阔叶林迁移。
鸣声
雄鸟繁殖期发出响亮的“waa-waa--”声, 较浑厚。雌鸟鸣声为短促的“wà, wà”声。
识别
雄鸟甚华美,体羽绯红色。头部和喉部黑色,羽冠黑色而羽端红,体羽多饰以黑色边缘的白色珍珠状点斑,两翼和尾部具近蓝色带皮黄色的横斑。肉质角和颈部肉裙均为蓝色,雄鸟求偶炫耀时张开可见其上的绿色和红色斑块。似广泛分布的红腹角雉,但下体更红,并具白色外缘的黑色点斑,而非后者的鳞状斑。雌鸟色暗,杂以黑色和红褐色,眼周裸露皮肤近蓝色。
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在中国,仅见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海拔2300~4250m的局部地区,冬季可下至1800m处。区域性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