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修订间差异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3年9月2日 (六) 12:06的版本
序号 | 99 |
中文名 | 马鹿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哺乳纲 |
目 | 偶蹄目 |
科 | 鹿科 |
拉丁名 | Cervus canadensis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Ⅱ |
英文名 | Wapiti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CITES | 未列入 |
体长 | 1600 - 2650mm |
体重 | 110 - 320kg |
类型 | 陆生野生动物 |
备注 | 仅限野外种群 |
形态特征
是大型鹿类动物,身体壮实,足蹄宽大。雄性个体(体长175-265cm,体重200-320kg)明显大于雌性(体长160-210cm,体重110-135kg)。东北马鹿夏季毛色为红棕色,冬季毛色为棕灰色至暗棕色。夏毛短而粗糙,冬毛长而厚密。腹部及四肢毛色较浅,在背部中央有一条深色背中线。在仲夏至秋季的发情求偶期,成年雄性的颈部可见长而逢松的墨毛。惟雄个体均具有一块大型的臀斑,毛色浅黄至锈棕,与其身体毛色对比明显,远距离可见。臀斑上缘为深色,与背中线相接。尾巴长度较短,毛色与臀斑一致。双耳大且长。幼惠毛色为较亮的红棕色,体表散布有白色或浅色的斑点,在第一个夏季结束前逐渐消失。成年雄性长有强壮的大型鹿角。与白唇鹿鹿角相比,东北马鹿鹿角的第一与第二分支间的距离明显更短,鹿角分叉处通常为圆柱状而非扁平状。鹿角的长度和分叉数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成年雄性的单支鹿角可达115cm长(从角基至最远端分支角尖),重达5kg,包括6-8个分支。老年个体鹿角顶部分又处有时会扁平化形成杯状或扇状。雌性不具角。
栖息地
马鹿属于北方森林草原型动物,但由于分布范围较大,栖息环境也极为多样。东北马鹿栖息于海拔不高、范围较大的针阔混交林、林间草地或溪谷沿岸林地;四川白臀鹿则主要栖于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及冷杉林边缘;而在新疆,塔里木马鹿则栖息于罗布泊地区西部有水源的干旱灌丛、胡杨林与疏林草地等环境中。
食性
马鹿是一种反刍动物,有四腔胃,以草、植物、树叶和树皮为食。在夏季,马鹿几乎不断进食,每天消耗4-7千克的植物。它们在夏季以草、莎草和杂草为食,冬季以木本植物(雪松、冬青、东部铁杉、漆树、北美短叶松、红枫、鹿角漆树和椴木)为食的草食性动物。该物种最爱吃的食物包括蒲公英、紫菀、鹰草、紫罗兰、三叶草,偶尔也吃蘑菇。马鹿是反刍动物,因此会反刍食物并重新咀嚼以帮助消化。也常饮矿泉水,在多盐的低湿地上舔食,甚至还吃其中的烂泥,夏天有时也到沼泽和浅水中进行水浴。
繁殖
马鹿的发情期集中在每年9-10月,此时雄兽很少采食,常用蹄子扒土,频繁排尿,用角顶撞树干,将树皮撞破或者折断小树,并且发出吼叫声,初期时叫声不高,多半在夜间,高潮时则日夜大声吼叫。发情期间雄兽之间的争偶格斗也很激烈,几乎日夜争斗不休,但在格斗中,通常弱者在招架不住时并不坚持到底,而是败退了事,强者也不追赶,只有双方势均力敌时,才会使一方或双方的角被折断,甚至造成严重致命的创伤。取胜的雄兽可以占有多只雌兽,发情期一般持续2-3天,性周期为7-12天。雌兽的妊娠期为225-262天,在灌丛、高草地等隐蔽处生产,每胎通常产1仔。
地理分布
马鹿族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的鹿科动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包括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北非局部,也被人类广泛引入到其他大陆作为狩猎物种。东北马鹿Ccanadensis)分布于中亚、东亚至北美洲,包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中国、加拿大与美国。在我国,马鹿见于北方多个省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新疆(天山与阿尔泰山)等。青海省内分布于门源、祁连、海晏、刚察、贵南、乌兰、天峻、班玛、久治、玛多、囊谦。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
搜狗百科 马鹿 https://baike.sogou.com/v107113.htm [引用日期:2023年8月24日]
王湘国,张同作. 三江源野生动物图谱[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