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裂腹鱼:修订间差异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2023年9月2日 (六) 12:07的版本
序号 | 418 |
中文名 | 重口裂腹鱼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鲤形目 |
科 | 鲤科 |
拉丁名 | Schizothorax davidi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Ⅱ |
英文名 |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NE |
CITES | 未列入 |
体长 | 60 - 120cm |
体重 | 10 - 20kg |
类型 | 水生野生动物 |
备注 | 仅限野外种群 |
形态特征
背鳍Ⅲ-8;臀鳍Ⅲ-5;胸鳍Ⅰ-18~20;腹鳍Ⅰ-9~10。侧线鳞96~106;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4~16,内侧21~26。下咽齿3行,2·3·5-5·3·2;脊椎骨4+41~43。。体长为体高的3.6~4.4倍,为头长的3.7~4.6倍,为尾柄长的5.7~8.4倍,为尾柄高的8.3~10.9倍。头长为吻长的2.4~3.5倍,为眼径的3.9~7.4倍,为眼间距的2.5~3.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7倍。体延长,稍侧扁,体背隆起,腹部圆;头锥形,吻突出,口下位,马蹄形,下颌内侧角质较发达,但不形成锐利的角质前缘,下唇发达,较小个体具有明显的中间叶,较大个体中间叶被左右下唇叶所遮盖,唇后沟连续,须2对,约等长或后须稍长,长度稍大于眼径,前须末端超过眼球后缘的下方或延至前鳃盖骨。胸部自鳃峡以后具有明显的鳞片。背鳍刺弱,其近基部的3/4~1/2部分每侧有8~17枚细刺,背鳍起点至吻端稍大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腹鳍基部起点一般与背鳍第1分枝鳍条相对。体背部暗灰色,腹侧银白色,尾鳍浅红色。侧线上鳞17~23枚,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软弱
栖息地
重口裂腹鱼属冷水性鱼类,平时多生活于缓流的沱中,摄食季节在底质为沙和砾石、水流湍急的环境中活动,秋后向下游动,在河流的深坑或水下岩洞中越冬。
食性
以动物性食料为主食,其口能自由伸缩,在砾石下摄食;食物中几乎90%是水生昆虫和昆虫幼体,也吞食小型鱼类、小虾及极少量的着生藻类。
繁殖
繁殖 产卵期一般在8-9月,产卵于水流较急的砾石河流中,在生殖期间,雄鱼头部出现白色珠星。性成熟雌鱼的iv期卵巢为长袋形,卵粒为橙黄色。
地理分布
分布于长江干支流中,尤以嘉陵江、岷江、沱江水系的峡谷河流中见多。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