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斑羚: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导入1个版本)
(没有差异)

2023年9月2日 (六) 12:07的版本

序号 123
中文名 喜马拉雅斑羚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拉丁名 Naemorhedus goral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英文名 Grey Goral
IUCN红色名录等级 NT
CITES 附录I
体长 820 - 1200mm
体重 35 - 42kg
类型 陆生野生动物
备注

形态特征

形似山羊的中等体型有蹄类,头体长82-120cm,体重35-42kg,为斑羚属中体型较大者。整体毛色为暗棕红色至棕黑色,粗糙的针毛毛尖为黑色。腹面毛色较浅,四肢下部为浅锈红色至沙黄色。喉部和领部为对比明显的亮白色。冬毛较夏毛更为逢松,下层具有密实的绒毛背部中央有一条明显的深色誉线。成年与老年雄性个体的颈后部中央,有半立起的黑色嚣毛,比中华斑羚的稍短。尾巴较长,未端黑色,但不蓬松。雌雄均具一对黑色的角(长12-18cm),角形细长而向后弯曲。双角基部密布环状棱,而中上部表面光滑,未端较尖锐。帷性个体的双角与雄性相比更短更细。


栖息地

喜马拉雅斑羚栖息在陡悄的喜马拉雅山地,分布的海拔跨度较大 (1000-4000m)在开阔或有林灌遮蔽的生境中均可见到。


食性

它们主要以草、嫩叶、嫩枝和植物果实为食。


繁殖

成年雄性个体具有领域性。雌雄均在3岁时达到性成熟,雌性每胎1-2只。


地理分布

喜马拉雅斑羚分布于沿喜马拉雅山脉的狭长地带,包括中国、印度、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区。在我国,喜马拉雅斑羚仅见于西藏南部的部分地区。青海省内分布于兴海、贵南、囊谦。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

王湘国,张同作. 三江源野生动物图谱[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