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猫眼蟾: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
小 (导入1个版本) |
(没有差异)
|
2023年9月2日 (六) 12:09的版本
序号 | 624 |
中文名 | 贡山猫眼蟾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两栖纲 |
目 | 无尾目 |
科 | 蟾蜍科 |
拉丁名 | Megophrys robusta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无 |
英文名 | Gongshan Horned Frog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CITES | 未列入 |
体长 | 7 - 10cm |
体重 | 10 - 30g |
类型 | 陆生野生动物 |
备注 |
形态特征
雄蟾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声囊孔很大;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钝圆,瞳孔纵置。背 部皮肤粗糙,有较大的圆疣,疣粒表面无刺。臂部外侧及胫、跗部呈隆肿状。整个腹面光滑,腋 腺明显小于胸腺。前肢短,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跖底面光滑,无股后腺,内跖突长椭圆形,无外跖突,指、趾端圆,趾间无蹼。
生态习性
栖息于海拔2500~3850米的山区。成蟾多栖息在泉水沼泽地,所在环境多着生有冷杉和蕨类植物。
地理分布
中国特有种。青海省内分布于班玛。
保护级别
IUCN- 无危 (LC);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易危 (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