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
无编辑摘要
 
(导入1个版本)
 

2023年9月16日 (六) 11:01的最新版本

保护区名称 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行政区域 湖南省常德市
面积(公顷) 33339.6
坐标 东经111°06′-111°20′,北纬28°29′-28°40′
海拔 1104.2m
主要保护对象 森林生态系统及大型猫科动物
类型 森林生态
级别 国家级
始建时间 19980501
主管部门 环保

地区描述

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南部,地处雪峰山脉的东麓、洞庭湖之沅水的南岸,东与常德市鼎城区相连,南与益阳市安化县接壤,西邻桃源县太平铺,北与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相望,于2006年2月成立,截至2020年1月,总面积33339.62公顷,是“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20年1月,保护区范围涉及沙坪、杨溪桥、茶庵铺三镇共17个行政村和一个国营林场,其主要保护对象一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二是保护大型猫科动物及其生境。森林覆盖率为92.5%,是大自然的绿色宝库,也是湘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 保护区以中亚热带森林景观为基调,是雪峰山余脉一座巨大的天然基因库,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地形地貌特征

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雪峰山脉弧形构造东北端倾伏部位,同时受武陵弧形构造的影响。总体鸟瞰,呈东西向隆起的脊岭,地貌总的格局具有区域的过渡性、结构的多层性和侵蚀的深刻性等基本特点。第四纪时期区域性的继承式间歇性新构造运动,使西部五强溪拱形隆起,东部洞庭则不断沉降,本保护区正处于这一升降交替过渡部位,地貌格局受地质构造的控制,从南部边缘山地到北侧沅水河平原,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面坡态势。从南部牯牛山(1104.2m)、楚家山(1050.6m)、乌云界91028.1m)一线1000m左右的山脊,到山楚河至平原海拨仅50 m左右,相对高差超过1000m,平均地形比降达1.5‰左右。从南侧边缘山地岭脊到山麓丘陵间,呈现海拨800-1000m、500-700m、300-400m等三级剖面。不同等级的剖面之间见陡坡过渡,各级剥夷面虽较窄,仍呈断续带状分布,与东西向构造线一致。区内各主要溪谷顺应坡面态势自南向北流,大致平行排列,但在其流程中无不弯曲转折,各山谷朝向更是多变。

重要鸟类

通过1987、1998、1999、2003年对湖南省桃源县乌云界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实地调查,发现该处鸟类有91种,隶属12目27科,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4种,“三有”保护鸟类43种,2003年8月对该地夏季鸟类调查发现该地夏季鸟类共31种,隶属6目13科:优势种为灰眶雀鹛(Alcippemorrisonia);常见种有绿鹦嘴鹎(Spizixossemitorques),大山雀(Parusmajor)以及[[红嘴蓝雀[[(Urocissaerythrorhyncha)。多样性指数为1.2066,均匀度指数0.3514。

重要植被

①蕨类植物资源据调查,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有216种,隶属于35科79属,占湖南已知蕨类物种数、属数、科数的60.9%、69.8%、74.2%。乌云界蕨类植物优势群落是鳞毛蕨科和水龙骨科,分别占保护区蕨类物种数的19.0%、15.7%。 ②种子植物资源 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860种,隶属168科、768属,其中裸子植物7科17属29种,被子植物161科751属1831种。按性状分,区内有木本植物1011种、草本植物1065种、藤本植物215种,因此,乌云界是湖南植物区系丰富的地区之一。木本植物的科、属和种的数量分别占湖南省木本植物总数的78.0%、68.8%和43.3%。另外,该区植物的分布类型多样,含中国植物15个地理分布区类型中的14个。 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的原始种类和珍稀种类比例较高。原始种类如木兰科、八角科、腊梅科、金粟兰科、杜仲科、小檗科、木通科、大血藤科和五味子科等在区内均有分布,孑遗植物银杏也分布于保护区内,这表明该区植物区系历史古老。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Ginkgo biloba)、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chinensis)、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和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蓖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榧树(Torreya grand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23种。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该地形成了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多种成分汇集、过渡性明显。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既具有丰富的温带成分,又具有浓厚的热带色彩,各类热带成分共304属,热带属数占保护区木本植物总属数的45.4%;各类温带成分365属,温带植物属数占保护区总属数的54.6%。热带和温带两种区系成分所占比例接近,说明该区植物区系具有热带和温带成分过渡的性质,同时具有华东、华中和华南植物区系汇集和过渡的性质。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具有较多的中国特有属,其数量达28个,其中银杏、大血藤、杜仲、伯乐树等还是我国特有的单科或少种科植物,因此,更增添了它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生态特征

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季低温阴雨,湿度大,云雾多;夏季天气炎热,多暴雨;秋季风和日丽,气候宜人,具有典型山地气候特征;冬季天气冷凉干燥,多大风,霜冻频繁。保护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4.2℃,最暖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5.4℃,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3.2℃,保护区年平均气温比桃源县城气温低2.4℃,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温-15.8℃,年平均无霜期为270天,太阳辐射总量年均值为209.5KJ/cm2,年日照时数为1098.5h,年日照百分率为22%,年降雨量在1800-2500mm之间,年均值为1887mm,相对湿度年均值为86%。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有中国华中地区低海拔地区现存面积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2.5%,是湘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主要保护对象的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代表性较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采取的保护措施

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行政上隶属县人民政府,业务上接受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指导。管理局为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保护区的规划、保护、管理和执法,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保护区开展调查研究和保护管理。保护区所属各乡镇人民政府在管理局统一领导下,对保护区实行统一管理,重点负责保护区的农村事务。管理措施: ①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保护区内严禁采伐天然林和毁林开荒、伐木烧炭及采种、采药等行为,核心区内严禁林木采伐。为了恢复天然林生态系统,需要对非核心区进行毛竹和人工林纯林采伐的单位或个人,须经管理局实地查看,签署踏查意见,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手续后,方可进行林木采伐。 ②严格野生动植物保护。严禁在保护区内从事狩猎、捕蛇、捕鱼、打鸟等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活动;严禁乱挖滥掘野生植物(包括树蔸)。因科研、驯养繁殖等其它特殊情况需猎捕野生动物或采集野生植物,须按程序报批,得到批准同意后,在管理局监督下,方可猎捕野生动物或采集野生植物。 ③加强自然资源和景观保护。未经允许不能擅自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山采石、采矿、挖沙、取土及进行其它改变地形、地貌和破坏植被的活动;严禁破坏保护区内洞、潭、瀑、泉等自然景观。 ④加强环境保护。保护区内严禁乱扔、乱丢、乱倒生活垃圾;严禁在保护区内乱题、乱刻、乱画和毁坏批准设立的固定标语、标牌、界标;严禁在保护区内乱搭乱建。 ⑤保护区在沙坪、赛阳、向阳、芦花、西溪、仓湾、落马洞等地分别设立检查站,负责查处非法出售、收购、运输木材和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芦花、王家湾、落马洞分别设立管理站,具体负责辖区内资源环境保护,依法查处破坏资源环境各类案件。 ⑥加强森林防火。成立义务扑火队,设立必要的防火设施。严禁在保护区内燃放烟花鞭炮,烧香化纸,乱扔烟头和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经过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报乌云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备案。发生森林火灾后,管理局和当地人民政府要及时组织扑救,并按规定程序上报。

管理机构

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sogou.com/v6123292.htm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9%96%E5%8D%97%E4%B9%8C%E4%BA%91%E7%95%8C%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