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鼻麻鸭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Lizc讨论 | 贡献2023年8月5日 (六) 15:31的版本 (导入1个版本)

编号 19
中文名 翘鼻麻鸭
英文名 Common Shelduck
拉丁名 Tadorna tadorna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雁形目
鸭科
拍摄者:大篩子
拍摄者:大篩子
拍摄者:大篩子
拍摄者:大篩子
拍摄者:大篩子
拍摄者:大篩子
拍摄者:大篩子
拍摄者:王建民
拍摄者:王建民
拍摄者:王建民

体长

55~65cm

翼长

110~130cm

生境

繁殖期选择沼泽、开阔的湖泊,也出现于草原、半荒漠地区,越冬于各种开阔水域,更偏爱河口、海湾等环境。

鸣声

繁殖期发出多种声音,包括快速的“gaga”声、“grrgrr”声等,非繁殖期较少鸣叫。

识别

大型且具醒目色彩的黑白色鸭。雄鸟绿黑色光泽的头部与鲜红色喙及额基部隆起的皮质疣突对比强烈。胸部有一栗色横带。雌鸟似雄鸟,但色较暗淡,皮质疣突很小或全无。幼鸟为斑驳的褐色,喙暗红色,颊部有白斑。跗跖红色。 雄性繁殖羽:鲜红色且具大型瘤状突的喙为其主要特征。头部和肩羽黑色,具绿色光泽。背部至胸部下方具栗色宽带。腹部中央具黑色条带。脚艳粉色。雄性蚀羽:喙色变暗淡,瘤状突变小。胸腹部条带变得不明显,上体和下体散布褐色横斑。雌性繁殖羽:喙亦为红色,但不如雄性如鲜艳,无瘤状突,喙端黑色。胸腹部色带较窄。通体羽色比雄性暗淡。雌性非繁殖羽:胸腹部的色带变得不清晰,上体和下体散布灰褐色横斑,脸部喙基白色可见。稚羽:头部主要为暗灰褐色,从额到眼先、喉部有明显的白色。喙为粉橙色。足粉色而略沾浅灰色。肩羽灰褐色,具黑褐色羽轴形成的斑点。飞行时可见翼后缘的白色带。雌性第一次非繁殖羽:大覆羽灰褐色。肩羽多残留着磨损的稚羽。雄性第一次繁殖羽:似成年雄性 ,但大覆羽不为白色。

分布

繁殖于西欧至东亚,越冬于北非、印度和华南。在中国,除青藏高原和海南外,分布遍及全国。繁殖于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均有越冬记录,较易见。

习性

营巢于咸水和半咸水湖岸的洞穴中而极少于淡水湖泊,冬季常集群活动。

迁徙

部分迁徙 大部分北方和内陆地区的鸟类向南迁徙至较低纬度地区过冬。即使在主要定居的种群中(例如英国和北海沿岸的种群),也会在换羽地点进行一些壮观的集群活动,可能需要进行长途飞行。(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 1992)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