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孔鱼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序号 | 392 |
中文名 | 双孔鱼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鲤形目 |
科 | 双孔鱼科 |
拉丁名 | Gyrinocheilus aymonieri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Ⅱ |
英文名 | Double gallopening carp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LC |
CITES | 未列入 |
体长 | 100 - 150mm |
体重 | 150 - 300g |
类型 | 水生野生动物 |
备注 | 仅限野外种群 |
形态特征
头侧具有2对鳃孔,在主鳃孔上角具一入水孔,通入鳃腔。鳃耙细小,排列紧密。侧线鳞40-41。背鳍起点在胸、腹鳍起点的正中点;偶鳍与臀鳍均小;尾鳍叉形。体背部灰黑色,腹部白色略扁,背部和体侧各具8-9个黑斑,有时成2行。尾鳍具点状条纹,其余各鳍灰色。 头背扁平,眼间隔宽大。吻部有凹陷,并有瘤状突起。 没有口角须。上下唇连合形成一个碗状的吸盘,其上密布环状排列的乳状突,使整个 口部成为强有力的吸着器。正常鳃孔的上方还具一小鳃孔,故名之。 双孔鱼是云南特有种,仅见于澜沧江下游的勐海、勐腊。
栖息地
喜欢栖伏于山区河溪底质多石的河流中,多栖息于急流处,能在静水中生活,是 一种高度适应于急流环境的鱼类。
食性
双孔鱼的口部形成吸盘状,借以吸附在石块等表面,铲食石块表面的藻类。作为观赏鱼饲养在水族箱中,能铲食玻璃表面及箱底的苔藓、藻类等,使水体清澄、玻璃明亮,故称其为“清道夫”或“食藻鱼”。
繁殖
6-7月河水猛涨时在溪流中产卵。
地理分布
双孔鱼原产于湄公河流域,已作为观赏鱼饲养而遍布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