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
序号 | 72 |
中文名 | 豹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哺乳纲 |
目 | 食肉目 |
科 | 猫科 |
拉丁名 | Panthera pardus |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Ⅰ |
英文名 | Leopard |
IUCN红色名录等级 | VU |
CITES | 附录I |
体长 | 910 - 1910mm |
体重 | 17 - 90kg |
类型 | 陆生野生动物 |
备注 |
形态特征
在中国,豹是具有斑点花纹的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雄性体型大于雌性: 雄性头体长91-191cm,体重20-90kg;雌性头体长95-123cm,体重17-42kg;尾长51-101cm。豹的整体毛色为浅棕色至黄色或橘黄色,在背部、体侧及尾部密布显眼的黑色空心斑点。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白色。头部、腿部和腹部分布有实心的黑色斑点。黑色型个体(也称为黑豹)偶见报道,尤其在热带与亚热带森林生境中;在这些黑色型个体身上,黄色的皮毛底色被黑色或灰黑色所取代。豹的两且较圆,在头页相距较远。四肢相对身体的比例与其他猫科动物相比较短。尾巴较粗,尾长大于头体长之半。在华南与西南地区,豹的分布区内同时分布有花斑色型的亚洲金猫(也称为花金猫),整体外表类似体型较小的豹;与花金猫相比,豹的头部相对身体的比例显得更小,尾巴更长更粗,尾尖通常不上翘,头部、面部和尾部的斑纹特征也不同。
栖息地
豹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广泛分布在从热带到温带的多种栖息地类型中,可分布在接近海平面到上至海拔5000m的海拔跨度巨大的区域。在欧亚大陆与非洲,除了沙漠与苔原之外几乎所有的生境类型中,都可见到豹的活动。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与西藏南部,均有研究报道显示豹与雪豹的活动范围可部分重叠,同时出现在海拔4000m以上的针叶林、高山灌从或高山草甸生境中。
食性
豹具有较强的爬树能力,可以把猎杀的猎物拖到大树上面隐藏。豹以夜行性为主,但也可以在白天捕猎它们的猎物包括多种多样的陆生脊椎动物,例如有蹄类、大型啮齿类、兔类、灵长类、雉类以及其他小型食肉类(例如狐狸和灌),猎物的组成在不同地域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
繁殖
豹通常在2月交配,母兽孕期90-105天,每窝产仔1-3只,偶见4只。
地理分布
豹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猫科动物,分布区横跨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在中国,豹的分布范围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经历了严重的退缩,现今分布区严重破碎化,散布在东北、华北、西南以及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华近年来,豹在我国的吉林、陕西、河北、河南北陕西中部与南部、甘肃南部、青海南部、四川西云南南部及西藏东部和南部有记录。青藏高原东部(西至青海西南部) 可能拥有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原生栖息地,拥有最大的野生豹种群。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