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头潜鸭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Lizc讨论 | 贡献2024年5月7日 (二) 08:45的版本 (导入1个版本)

编号 43
中文名 青头潜鸭
英文名 Baer's Pochard
拉丁名 Aythya baeri
IUCN红色名录等级 CR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一级
CITES -
雁形目
鸭科

体长

42~47cm

翼长

70~79cm

生境

常栖息于开阔、水流较慢的湖泊、沼泽和池塘中,多选择有大量浮水植物和芦苇的地方繁殖。

鸣声

类似其他潜鸭的“嘎嘎”(error)声,但声调较高。繁殖期外很少鸣叫。

识别

体型紧凑的近黑色潜鸭。胸深褐色,腹部及两胁白色,翼下覆羽和二级飞羽白色,飞行时可见黑色前翼缘。雄鸟繁殖羽头部亮绿。与凤头潜鸭雄鸟区别在于头部无羽冠,体型较小,两胁白斑线条不够整齐且尾下覆羽白色(注雄性繁殖羽:具有多个特征,如白色(或略滞浅黄色)的虹膜、带有绿色光泽的头部、红褐色的胸部、从腹部延伸至胁部前端的白色区域以及白色的尾下覆羽等。通过这些特征的组合,能够与其他鸭类区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与红头潜鸭、白眼潜鸭的杂交个体近年来特别常见。如果头顶周围有红褐色的羽毛,且两胁的红褐色区域较宽,说明这是一只与白眼潜鸭的杂交个体;如果喙上黑斑较宽、虹膜较红、两胁和上体具有明显的灰色波状斑、尾下覆羽的白色区域较小等,通常被认为是与红头潜鸭的杂交个体。但是,诸如喙端黑斑沿边缘稍微延伸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潜在的杂交个体特征,那么也可能是个体差异所致。此外,有时能够观察到颈部前方具有新月状白斑的个体,但这似乎与杂交无关。雄性蚀羽:尽管与雄性繁殖羽相似,但头部无绿色光泽,喙基和耳羽周围出现红褐色。两胁的褐色区域比雄性繁殖羽更宽,且延伸至胁部前端的白色区域上方通常不明显。可通过白色眼圈将其与雌性区别开来。而通过和雄性繁殖羽一样的白色腹部则能将其与雄性稚羽区分开来。雄性第一年冬羽:尽管与雄性繁殖羽相似,但可以通过主要残留在腹部的稚羽来判断。由于两胁的白色区域正在换羽,因此通常不会像雄性繁殖羽一般向上延伸。当漂浮在水面上时,很难和雄性蚀羽区分,但如果两胁和肩羽残留着稚羽,则有可能识别。雄性稚羽:腹部不是纯白色,且能看到细小斑点。尚未出现胁部的图案和头部的绿色光泽等。通体褐色,虹膜白色,因此请注意不要将其与白眼潜鸭混淆。体型比白眼潜鸭更大,几乎接近红头潜鸭。此外,无论是喙还是身体都比白眼潜鸭稍长一些。但受具体状况和姿态等影响,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判断。雌性冬羽:虹膜色暗,喙基周围有红褐色的斑点。头部具绿色光泽,胸部栗色,整体羽色略似雄性,但存在个体差异。喙部比雄性色更暗,且喙端的黑斑通常比雄性更沿边缘向后延伸。初级飞羽翼斑的白色区域比雄性更偏灰色。雌性夏羽:头部无绿色光泽,耳羽区域红褐色。两胁的褐色区域通常较宽。雌性第一年冬羽:尽管与雌性冬羽相似,但腹部仍保留着具有褐色斑点的稚羽。雌性稚羽:腹部不是纯白色,而是密布细小的褐色斑点。尽管与雄性稚羽相似,但虹膜色暗。羽色和白眼潜鸭的雌性稚羽十分相似,很难区分,因此需要仔细观察体型大小和喙的长度,此外还要注意和红头潜鸭等的区分。

分布

繁殖于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越冬于东南亚。过去曾常见,如今为极危物种。在中国,繁殖于东北、华北、华中地区;越冬于四川中部、长江中下游至华南地区和台湾;迁徙时经过东部各地。曾经数量庞大,但下降极快,目前在少数几个特定地点还较易观察。

青头潜鸭分布图

习性

惧人,成对活动。与其他鸭类混群。栖于池塘、湖泊和缓水河流。

迁徙

洲内迁徙迁徙性的;在换羽后离开繁殖地到东南中国的沿海平原和几个分散的地点西至印度东北部和南至印度支那地区越冬;少数可能越冬在韩国和日本。偶尔迷鸟出现在堪察加半岛。(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 1992)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