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塍鹬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Lizc讨论 | 贡献2024年5月7日 (二) 08:43的版本 (导入1个版本)

编号 330
中文名 黑尾塍鹬
英文名 Black - tailed Godwit
拉丁名 Limosa limosa
IUCN红色名录等级 NT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鸻形目
丘鹬科

体长

37~42cm

生境

繁殖于草原湿地,其他季节活动于沿海滩涂、沙滩、 河口、 沼泽、湖泊、水田等湿地生境,有时会至较深水域。

鸣声

急促、尖厉的“kii、kii”声或“kio、kio”声。

识别

大型鹬。跗跖和喙皆长。似斑尾塍鹬,但体型较大、喙不上翘、贯眼纹明显、上体杂斑少、近尾端半部近黑、腰部和尾基白色。白色翼斑明显,melanuroides亚种的翼斑较窄,而罕见的指名亚种翼斑较宽。

分布

繁殖于古北界北部,越冬于非洲,南至澳大利亚。在中国,L. l. melanuroides繁殖于东北、内蒙古、新疆西北部,有少量在东部沿海地区度夏,迁徙经国内除西藏外的大部分地区,越冬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海南及台湾; 迁徙停歇于渤海湾的个体中存在一个体型较大的新亚种L. l. bohaii.

黑尾塍鹬分布图

习性

常见于沿海泥滩、河岸及湖泊。食性同斑尾塍鹬,但更喜淤泥,头往泥里探得更深,有时头部几乎全部埋在泥中。

迁徙

部分迁徙在古北界西部,南部和极西部是定居性或分散性分布,而在其他地区则部分迁徙至迁徙性,向北部和东部的迁徙程度增加。几乎全部是夏季在前苏联和芬兰的访问者,而在冬季,相对较少的鸟类留在北斯堪的纳维亚、德国北部和波兰。北欧鸟类冬季南迁至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巴尔干和北非。秋季迁徙主要是从北欧向西南方向和从中欧向南东方向;主要的南迁活动发生在9月至12月,幼鸟在7月开始分散;返程迁徙发生在3月至5月。英国和法国的种群是定居性的,但都会接收来自北欧的冬季候鸟。原产地不明的古北界鸟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越冬(11月至3月),分布于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尼日利亚北部、乍得中部和苏丹北部。移居俄罗斯的鸟类的冬季分布范围和近东鸟类的分散程度尚不清楚。阿塞拜疆的过境地在3月至4月和10月至11月有所记录。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黑尾塍鹬的数量因冬季候鸟的到来而大幅增加;迁徙活动在10月和3月至5月有所记录;在日本出现于3月至10月。其中的种群是定居性的,但会根据环境变化进行一些局部迁移;它们会到临时水塘觅食。在北美洲,大部分东部种群是迁徙性的,冬季栖息于海岸地区并南迁至巴拿马、西印度群岛和可能的南美洲;繁殖迁徙者4月至6月到达;西部种群(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发生一些季节性的海拔迁移,也有一些迁徙,其程度尚不清楚。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