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鹀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2023年8月6日 (日) 07:15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编号 1478
中文名 灰头鹀
英文名 Black - faced Bunting
拉丁名 Emberiza spodocephala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雀形目
鹀科

体长

13.5-16cm

生境

繁殖于海拔600m以上的阔叶林、针叶林或混交林林下的灌丛,活动于林缘开阔地;非繁殖期活动于平原、丘陵等低海拔地带的农田、荒地、苗圃、花园、河岸等,常隐蔽在灌木丛中。E.s.personata多出现在海岛或海岸附近。

鸣声

繁殖期常在灌丛里或矮树上鸣唱,鸣声流畅而婉转,包含带颤音; 鸣叫为单调的“tzii、tzii”声。3个亚种的鸣唱略有不同,且同一亚种于不同繁殖地的族群鸣声也有差异

识别

小型黑色和黄色鹀。指名亚种雄鸟繁殖羽头部、枕部和喉部灰色,眼先和颏部黑色,上体余部浓栗色并具明显黑色纵纹,下体浅黄色或偏白色,肩羽具白斑,尾部色深并具白色边缘。雄鸟冬羽和雌鸟头部橄榄色,贯眼纹和耳羽下方月牙状斑为黄色。雄鸟冬羽和硫黄鹀的区别为眼先无黑色。sordida亚种和personata亚种头部比指名亚种偏绿灰色,personata亚种喉部和胸部上方黄色。

分布

繁殖于西伯利亚、日本、中国东北部和中部,越冬于中国南部。在中国常见,指名亚种繁殖于东北地区而越冬于华南、海南和台湾,personata亚种偶尔越冬于华东和华南沿海,sordida亚种繁殖于华中而越冬于华南、华东和台湾。

习性

觅食于森林和灌丛的地面。不断摆尾,露出外侧尾羽的白色羽缘。越冬于芦苇地、灌丛和林缘地带。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