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鹀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Lizc讨论 | 贡献2024年5月3日 (五) 13:06的版本 (导入1个版本)

编号 1465
中文名 圃鹀
英文名 Ortolan Bunting
拉丁名 Emberiza hortulana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附录Ⅲ
雀形目
鹀科

体长

15-16.5cm

生境

繁殖期多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的山边旷野、陡坡草地、河谷灌丛,也出现于农田地边的树上或灌木上,以及亚高山地带的灌丛中。

鸣声

鸣唱以等音高的清脆声开始,接以较低调的清晰音“dzii dzii huii huii”。鸣叫包括短促的“tew”声、干涩的“plet”声及金属音“ziie”声。

识别

较大的鹀。头、胸部纯绿灰色,具明显的浅色眼圈以及特征性浅黄色下髭纹和喉部。与灰颈鹀的区别为偏灰色胸部与棕色腹部分界明显且头部为绿灰色。翼斑通常为白色。雌鸟和幼鸟体色较暗,顶冠、枕部和胸部具黑色纵纹,与其他鹀类的区别为无眉纹、具明显的皮黄色下髭纹且头部沾绿色。dziidziihuiihuii,参考XC422864(StanislasWroza)。鸣叫声包括短促的tew声、干涩的plet声和金属音ziie声。

分布

西欧、中欧、中亚至阿尔泰山和蒙古国西部,越冬于非洲并罕至印度。在中国,不常见于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山、天山和喀什西部地区具稀疏灌丛的开阔干旱原野,冬季南迁。

习性

集小群,觅食于树上和地面。常并足跳跃。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