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碧塔海湿地(Bitahai Wetland)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2024年5月5日 (日) 08:56的版本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选录时间 2011年3月1日
面积 1,985公顷
所属行政区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行政区代码 5334
坐标

平多牛场附近的小区: 中心:27º52′37"N,99º59′4"E 幅度:27°51'0"—27°54'14"N;99°57'52"—100°0'16"E 碧塔海分区: 中心:27º49′26"N,99º58′43"E 幅度:27°48'20"—27°50'31"N;99°57'16"—100°0'10"E 大平子分区: 中心:27º47′26"N,100º0'41"E 幅度:27°46'53"—27°47'59"N;100°0'17"—100°1'5"E

海拔 2380—4159m
湿地类型 Va,Xp,O,U
湿地标准 1,2,3,4,7,8

湿地标准

  • 1:碧塔海湿地位于四川省生物地理省生物地理区域的核心区域。作为一个独特的低纬度封闭高原淡水湖,它保存完好。湖泊周围的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保持着相对原始的状态。湿地在水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典型高原湿地的巨大价值。大量的水储存来自于周围山区的地表径流,这些地表径流聚集在湿地。由于山脉与其他水利系统隔离,这个地方为许多湿地物种提供了独特的栖息地。标准2存在罕见物种和濒危生态群落。
  • 3:该区不仅是四川省生物地理省生物地理区物种丰富的热点,而且特有物种丰富。例如,这里有280种脊椎动物和2275种种子植物。它在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特有鱼类,中甸叶须鱼。
  • 4:该栖息地位于中亚和东亚—澳大拉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是众多珍稀和濒危越冬鸟类,如黑颈鹤、天鹅、绿头鸭红脚鹬的重要越冬地和中途停留地,也是珍稀留鸟(如斑尾榛鸡和血雉)的重要栖息地。
  • 7:地区的鱼类区系具有高度的地方性。该区能够提供中甸叶须鱼的所有生命史阶段,它是一种仅存在于该区的特有的、独立进化的裂腹鱼物种。中甸叶须鱼通常生活在湖底,只有在6月中旬至9月下旬的海岸地区才能找到。
  • 8:碧塔海湿地是国家一级保护的中甸叶须鱼的唯一栖息地,其种群数量相当可观。

地区描述

碧塔海湿地位于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内。它由平多牛场附近的湿地分区、碧塔海分区和大平子分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其边界与三个分区的湿地几乎一致。碧塔海湿地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境内。它位于香格里拉县首府以东约30公里处。 碧塔海湿地位于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上,位于横断山脉的生物地理区核心地带,是中国三个主要多样性中心之一。碧塔海湿地是位于低纬度的封闭高原淡水湖泊湿地,属于一种独特类型的高山冰碛湿地,由高山和亚高山的寒温针叶林滋养而成。湿地保护了稀有的高原特有鱼类(如春田鳅)、水鸟(如黑颈鹤黑鹳灰鹤)及其栖息地,以及原始的高山和亚高山寒温针叶林生态系统。


地形地貌特征

地质地貌:碧塔海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三大平行河流的东部。它镶嵌在横断山脉峡谷的断层中。山脉的基岩由砂岩、板岩、千枚岩和玄武岩组成。碧塔海湿地被山脉包围,山脉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湖盆自东向西延伸2.8公里,自北向南延伸0.8公里,形成一个封闭的高山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产地:这里的湿地是自然起源的。它是一个补偿性的高原湖泊盆地,是由冰川、切口侵蚀和沉积的众多影响发展而来的。 土壤:碧塔海湿地的主要土壤类型是沼泽土和泥炭土。由于有机质在寒冷气候和厌氧条件下的低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平均pH:5.09,有机质平均浓度:14.86%,总氮平均浓度:0.67%,总磷平均浓度:0.05%,钾平均浓度:0.39%。 水文水质:该湿地属于金沙江水文系统。碧塔海湖的水源主要来自于降雨和降雪。另一个重要的水源是从西海岸流入湖中的溪流。每年从湿地产生的水量是1.08×107m3。由于水源供应稳定,湖泊水位变化相对较小,约占湖泊面积的160公顷。湖泊的出水口位于东部,是一条向东流动500米的小溪,流入地下的石灰岩洞穴。然后水流通过一条地下河流入洛吉河,通过尼罗河与金沙河汇合。 水质:湿地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最高水平代表最佳水质)。平均pH值为8.35,平均电导率为82.5us/cm。 水深:根据西南林业学院2001年的测量,湿地的平均水深在8到9米之间。水源是稳定的,水面积变化很小,水深基本保持不变。 水位:湖面海拔3568米。 气候:这个地方代表着典型的西部季风气候。全年都有南风和西南风。本网站显示了不同的干旱/湿润季节。本网站显示了典型的高原气候特征。年度气温差异微不足道。年平均气温为摄氏3.3度,积雪期为5个月。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毫米,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六月初。由于湖泊和邻近森林的调节作用,这个地区比海拔相似的地区更温暖、更潮湿。


重要鸟类

黑颈鹤是该地区的一种重要鸟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IUCN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此外,该地区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鸟类,如小鸊鹈针尾沙锥丘鹬大紫胸鹦鹉棕胸岩鹨白喉红尾鸲北红尾鸲大噪鹛橙斑翅柳莺黑眉长尾山雀黄腰柳莺等,这些鸟类大多是横断山脉的独特和特有物种。湖泊和周围的森林为这些鸟类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觅食地,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


重要植被

碧塔海湿地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拥有多种植被类型。这个地方的大海拔差异导致了高度的物种分化和特有性。该地区的植被主要由原始的高山—亚高山温带针叶林、高山—亚高山草甸和高原湖泊组成,这些可以进一步分类为34个群落。 亚高山草甸和亚高山沼泽草甸是常见的植被类型,主要由华扁穗草、刘氏荸荠、矮地榆和斑唇马先蒿等植物组成。浅水区的水生植被主要由光叶眼子菜、水葱和芦苇等植物组成。而湖泊周围的灌木群落主要由华西柳组成,湖泊周围的森林主要由长苞冷杉、丽江云杉、油麦吊云杉和毛枝冷杉等植物组成。 该地区有5种植物受到国家二级保护,包括云南榧树、金荞麦、金铁锁、松茸菌、冬虫夏草。此外,该地区还分布着21个中国特有属,占中国总数的8.64%。特别是,子宫草属,这个特有属,只在这个地方分布。总的来说,这个地方有1232个特有种。这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碧塔海湿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


生态特征

碧塔海湿地位于中国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拥有多种植被类型。这个地方的大海拔差异导致了高度的物种分化和特有性。该地区的植被主要由原始的高山—亚高山温带针叶林、高山—亚高山草甸和高原湖泊组成,这些可以进一步分类为34个群落和49个协会。 碧塔海湿地位于滇桂高原,位于横断山脉生物地理区的核心区,是中国三大多样性中心之一。碧塔海湿地是一个封闭的低纬度高原淡水湖泊湿地,属于由高山和亚高山寒温带针叶林滋养的独特类型的冰碛湿地。湿地保护了稀有的高原特有鱼类、水鸟,如黑颈鹤黑鹳灰鹤及其栖息地,以及原始的高山和亚高山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 该地区的土壤主要类型包括棕色土壤、深棕色土壤、棕色针叶林土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壤。表层土壤的有机物含量高。大部分土壤类型的pH值在5和6之间,除了棕色针叶林土壤的pH值小于5。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林地和牧场。 碧塔海湿地是一个完好保护的封闭高原淡水湖。它是长江的发源地之一。它捕获了融雪和降雨的径流,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供应。它在控制洪水和维持长江中下游的水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在调节区域气候和补充地下水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地区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碧塔海自然保护区拥有土地使用权。目前的土地利用包括保护和生态旅游。周围地区被森林和草地覆盖。湖泊周围的草地被用于放牧和旅游。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养殖,以及旅游服务。 尽管该地区目前没有开发项目,但是已经在这个拉姆萨尔湿地进行了旅游活动,这可能对河岸植被产生一些潜在的干扰。因此,目前严格限制了人口密度和旅游区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负面影响。湿地中没有发现入侵物种。


采取的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碧塔海湿地,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首先,该地区已经被云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在2004年被指定为湿地。此外,该地区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碧塔海自然保护区拥有土地使用权。 在管理方面,碧塔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清晰的管理目标,涵盖了基线资源清查、总体规划的制定、机构结构的建设以及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计划等各个方面。这些计划已经得到了云南省政府的批准。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规模活动,以追踪和惩罚非法狩猎和捕鱼行为。管理工作和巡逻频率都得到了加强,有助于更好地规范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在生态旅游方面,虽然已经在这个湿地进行了旅游活动,但由于严格的保护,年度游客数量已经逐年下降。目前,人口密度和旅游区域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负面影响。 此外,该地区已经与多个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研究和教育基地。例如,该地区与西南林业大学合作,对湿地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调查,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计划;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进行了关于春田鱼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研究。此外,自2000年以来,该地区已经开展了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小型研究项目,研究旅游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环境的影响以及春田鱼的行为。 在公众教育和宣传方面,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利用电视和广播网络宣传有关自然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每年的“爱鸟日”,保护区都会组织保护鸟类的教育和宣传活动。还出版了关于湿地保护的周刊,如《生态旅游》和《绿色家园》。已经印制和分发了超过10,000份的小册子和海报。根据管理计划,管理机构已经实施了有关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公众意识教育,包括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


管理机构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