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燕鸻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meta>Unknown user2024年5月6日 (一) 09:01的版本

编号 378
中文名 普通燕鸻
英文名 Oriental Pratincole
拉丁名 Glareola maldivarum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鸻形目
燕鸻科

体长

24~28cm

生境

栖息于水田或湖泊、河流、故道、沼泽附近的草地或沙滩,以及耕地或滨海沙地。

鸣声

一串急促的“jojo”声。

识别

中型燕鸻。翼长,具叉尾,喉部皮黄色并具黑色边缘(冬羽较模糊)。上体棕褐色并具橄榄色光泽,两翼褐色,次级飞羽羽端黑色,翼下覆羽栗色,腹部灰色,尾上、下覆羽均为白色,尾端黑色而外缘白色。

分布

繁殖于东亚,越冬于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在中国为地区性常见鸟,指名亚种繁殖于华北、东北、华东、新疆和海南,留鸟见于台湾,迁徙时见于中国东部多数地区。

普通燕鸻分布图

习性

形态优雅,集小至大群活动,甚嘈杂。与其他涉禽混群,栖于开阔地、沼泽和稻田。善奔跑并不停点头。飞行优雅似燕,于空中捕捉昆虫。常见于机场。

迁徙

洲际性迁徙东北地区的种群进行长途迁徙,从10月至次年4月主要迁徙至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过冬;鸟类从5月开始返回东亚繁殖,大约到8月结束。印度的大部分繁殖种群为定居种群,局部为游动性定居种群或短途迁徙种群。在新几内亚很少见,但每年可见,从10月持续到3月底;鸟类飞越到澳大利亚北部,12月至2月,在此期间在北方地区不常见,因此大部分迁徙种群可能在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晚到的个体:在达尔文地区从11月开始,在当地雨季开始后;在澳大利亚夏季游荡,追随昆虫种群;在4月初离开达尔文和澳大利亚西北地区。在中国中部和东北部迁徙时常见,尤其是在南迁时,7月至9月;经过香港的迁徙通道在9月至10月和3月至5月再次出现。马来半岛上记录过多达1500只鸟一起迁徙;鸟类在2月抵达泰国,大部分鸟类在8月至9月离开,可能有少数不规律地越冬。在日本一般较少见,主要在8月至9月出现,1984年曾记录到最多306只鸟;现在也在日本西部本地繁殖。是西密克罗尼西亚的不常见访客。在新西兰、塞舌尔、毛里求斯、阿拉伯半岛、英国、塞浦路斯和阿图岛(阿留申群岛)有迷鸟记录。(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 1996))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