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Lizc讨论 | 贡献2025年2月26日 (三) 14:25的版本 (导入1个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概况

内蒙古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5.7万公顷,湿地面积800公顷,主要湿地类型为河流和沼泽湿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0'00"~121°31'36",北纬42°00'00"~42°14'14";位于赤峰市敖汉旗。


生物多样性

湿地高等植物82科199属402种。湿地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3个群系。脊椎动物17目28科147种。其中,鱼类2目3科8种,两栖类1目2科4种,爬行类1目1科2种,鸟类有8目16科114种,哺乳类5目6科19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7种。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湿地鸟类6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种。


保护状况

于1998年建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敖汉旗人民政府管理,成立了内蒙古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要受到过牧、垦殖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