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蛇蜥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Lizc讨论 | 贡献2023年9月2日 (六) 12:10的版本 (导入1个版本)

序号 234
中文名 脆蛇蜥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爬行纲
有鳞目
蛇蜥科
拉丁名 Ophisaurus harti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英文名 Hart's glass lizard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CITES 未列入
体长 150mm
体重
类型 陆生野生动物
备注

形态特征

鼻鳞与前额鳞间有2枚大鳞片;前额鳞1对,有时互相分离。耳孔小,且小于皇孔。背鳞16-18(19)纵行。体色变化较大,体背有浅褐色者,亦有乳白色的,雄体背中线两侧有17-20余条不对称的翡翠色横纹及玛瑙色、黑色点斑,侧沟背缘的深色纵纹自腹侧延伸至尾端。雌体背部无鲜艳的色斑,侧沟背缘的深色纵纹起自头后延伸至腹侧。体腹面色较浅,无斑。幼体体侧自外鼻孔经眼睛、外耳孔到尾尖的整个体腹呈黑色,体背乳白色,颈后侧各有一指状小黑斑,该黑斑与腹部的黑色相连。头顶具2个醒目的黑色圆斑,似一对大眼睛,体背两侧具两纵行稀疏的小黑点。以后逐渐出现黑色背脊线,背脊线两侧形成19-20个不规则的横纹。


栖息地

脆蛇蜥营地下洞穴生活,栖居于300-800米的山林、草丛、菜园、茶园的土中或大石下。栖息环境温暖潮湿,地面植被覆盖率高,土层厚,土质肥沃而疏松,以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较好的沙壤土为多。地下活动距地面深浅随土质条件和地下饵料多寡而异,一般距地面20-40毫米,无固定的洞道和洞室,亦常到地面活动,多见于农田边或路边草丛、灌丛中,亦见于溪边、农舍附近阴湿处和树林的枯叶下。


食性

多捕食蚯蚓、蜗牛、小蠕虫和各种小昆虫。


繁殖

5龄以上(头体长大于149毫米)的个体才达到性成熟。平时雌雄分散活动,进入繁殖季节才在一起,交配前雌雄个体有追逐现象,雌体在前,雄体在后,忽左忽右爬行。交配后又各自分开,雌性即寻找适宜的场所筑巢产卵,每次产7-9枚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国外分布于越南。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