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概况

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921.6公顷,湿地面积为428.54公顷,主要湿地类型为红树林湿地。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5',北纬22°32';位于深圳市内。


生物多样性

调查中记录有湿地高等植物1门9科12属16种。记录到外来植物3科5属9种。湿地植被可划分为1个植被型组,1个植被型,6个群系。调查中记录有湿地脊椎动物5纲31目71科246种。其中,鱼类4目5科11种,两栖类1目4科8种,爬行类3目10科23种,鸟类18目45科189种,哺乳类5目7科5种。

记录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有湿地鸟类23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种。


保护状况

于1984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广东省林业厅和深圳市城市管理局管理,成立了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要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城市活动危害、病虫害等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