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魾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序号 449
中文名 巨魾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硬骨鱼纲
鲇形目
𬶐科
拉丁名 Bagarius yarrelli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英文名
IUCN红色名录等级 VU
CITES 未列入
体长 1 - 1.5m
体重 20 - 30kg
类型 水生野生动物
备注

形态特征

背鳍条I—6;臀鳍条i—9;胸鳍条I—11;腹鳍条i—5。鳃耙8一ll。体长为体高的5.1——5.9倍,为头长的3.2—3.4倍,为尾柄长的50—5.7倍,为前首长的2.5—2.7倍。头长为吻长的1.8—2.0倍,为眼径的7.8—12.5倍,为眼间距的31—3.7倍,为头宽的1.3—1.4倍,为口裂宽的1.9—书.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3.6—4.4倍。体延长,背鳍以后暗呈圆筒形。头部背面及体表布满纵向峙突,胸腹而光滑。头较宽,向前逐渐纵扁,呈楔形。眼位头的背面,呈椭圆形,眼缘不游离。上枕骨和项背骨背面无峙状棱突。鼻孔靠近吻端,后算孔呈短管状。鼻须甚短,仅及后鼻孔。须须发达,宽扁,后伸可达胸鳍基后端。(亥页)须纤细,外侧(亥页)须可达眼后缘的垂直下方。鳃盖膜游离,不与鳃峡相连。背鳍具l骨质硬刺.后缘光滑,末端柔软,延长成丝,起点距吻端大于距脂鳍起点c脂绍短,其起点距背绍基后端略大于其后端距尾缩基。臀鳍起点与脂鳍起点相对或略后.至尾鳍基的距离远不及至胸鳍基后端。胸鳍水平展开,硬刺后缘带弱齿,刺端为延长的软条,后伸可及腹绍基后端。腹鳍起点位于背绍基后端垂直下方之后,距胸鳍基后端等于或大于距臀鳍起点。肛门距臀鳍起点较距腹鳍基后端为近。尾鳍深分又,上、下叶末端延长成丝。活体全身灰黄,在背鳍基后方、脂鳍基下方尾鳍基前上方各有一灰黑色鞍状斑,两侧向下延伸超过侧线。颌须背面、偶鳍背面、尾绍、有时躯体背部和两侧均散有黑色斑点。背鳍和臀绪中部各有一黑带


栖息地

栖息于主河道


食性

常伏卧流水滩觅食。


繁殖

水温通常在15-25摄氏度之间,pH值在6.5-8.5之间,水质清洁且富含氧气。


地理分布

怒江、澜沧江、元江诸水系。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