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保护区名称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行政区域 湖北省荆州市
面积(公顷) 2000.0
坐标 东经112°13'-112°48',北纬29°30'-29°37'
海拔
主要保护对象 白鱀豚、江豚及其生境
类型 野生动物
级别 国家级
始建时间 19901201
主管部门 农业

地区描述

长江天鹅洲白暨豚自然保护区位于石首市下游20km的长江中游北岸,包括21km长的长江故道和故道上下游89km的长江江段。地理位置约为东经112°13ˊ~112°48ˊ,北纬29°30ˊ~29°57ˊ。保护区总面积为15250hm2(指洪水期的最大面积),其中故道长21km,宽400~1500m,水面面积为1800~2000hm2。198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国务院国函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白鱀豚自然保护区。1993年7月,该保护区被接纳为首批“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属野生生物类中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白鱀豚栖息地及江豚。利用其半自然状态的环境,对拟投入的白鱀豚加以保护。

地形地貌特征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汉平原南缘,由于地势低平,水流的摆动和冲刷,长江在荆江河道形成"九曲回肠"的独特景观,后经自然或人工裁弯取直留下了众多的故道(牛轭湖)。天鹅洲故道是1972年自然截弯取直而成。故道呈新月形,环绕天鹅岛,天鹅岛呈椭圆形,东南侧在枯水期与小河镇相连,呈半岛型;汛期则完全被故道包围。天鹅洲湿地以故道水面为最低,山故道浅滩逐渐向江岸增高。平均海拔一般35米左右,最高点为38.44米,最低点32.91米,相对高差不大。一年一度的江水泛滥,加上洞庭湖的顶托,流速降低,泥沙淤积,形成大片的芦苇沼泽湿地。长江河道的多次摆动在这里形成了"九曲回肠"的故道,留下了珍贵的以大片芦苇沼泽为基础的湿地生态系统。该保护区面积为二点三万亩,据专家调查,区内有一百多种植物可作为麋鹿的食物,这些植物每年的生物量达六千多吨,足够一千头麋鹿采食。而保护区周边还有约四十多万亩的沼泽湿地。

重要鸟类

鸟类天鹅洲湿地麋鹿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4目33科201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二级保护鸟类17种。

重要植被

1997~1998年对长江故道天鹅洲白暨豚自然保护区水生和湿生植物资源和植被概况进行调查,调查范围主要为水域及岸边季节性淹水湿地。采集植物标本经分类鉴定,并参考有关文献材料,整理出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计有高等植物30科,59属69种,其中苔藓植物1科,1属种,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28科,57属67种。根据各科所含的种数统计:种子植物含1种的科有13个,占所有种子植物科的46%,含2-4种的科有11种,占所有种子植物科的29.3%,含5种以上的科有4个,占总数的14.3%。最大的科为菊科,含有8种,其次有禾本科,含有7种,其占全部种数的21.7%。从属的统计看:含有1种的属有53个,占全部属的91.2%,毛莨属含有种数最多:4种,其次为眼子菜属含有3种,它们分别为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优势种属,其种数占总数11.95%。

生态特征

天鹅洲故道东南距离著名的东洞庭湖湿地候鸟自然保护区仅几十公里,由此向西逆江而上是全世界注目的生态热点三峡库区,不远可到达保康腊梅自然保护区和动植物宝库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集自然地理、珍稀动物以及自然湿地生态保护于一身,具有重要的科研、文化、生态及旅游价值

采取的保护措施

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和运行面临各种掣肘。保护区的面积规划的接近7万亩,但实际上萎缩到3万多亩。除了农业生产,一些地方工业项目也'闯'入保护区。一方面,长江排污仍然严峻,保护区内污染不止。沿岸城市和工厂向长江直排污水。虽然现在得到一定治理,但效果仍然不乐观。沿岸工矿企业的排污口报备的是一两处,但实际上有好几百处。 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废污水量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从2005年的296.4亿吨增加到2014年的338.8亿吨,增幅14.3%。保护区的水质差的地方甚至有四类、五类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禁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中核心区禁止人类活动。但且不说缓冲区和实验区,连核心区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是司空见惯。 外部环境掣肘保护区发展的同时,保护区内部发展运行的小环境也是困境重重。首先是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和基础设施落后。 据了解,天鹅洲保护区的面积不小,但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2名,巡护、监测、管理等人手常常捉襟见肘。天鹅洲虽是国家级保护区,但是监控设施至今没有建设到位,监控防护基本靠"脚跑眼看",管理成了"水到哪,管到哪"的局面。 与此同时,保护区的水量,保护区也没有发言权。天鹅洲保护区在1998年前是与长江连通的,1998年大洪水后,故道的上游修建起了堤防,阻断了长江水,使得保护区成了死水,只能依靠下游的天鹅洲闸排水或者从长江引水。 但是对于保护区水量至关重要的泵站管辖权在地方水利部门手里,保护区的需求并不是水利部门首要考量的因素。如果放水,就会淹掉一些农民违法占用的滩涂,如果抽水可能造成农民取水困难,所以每次协调保护区的水量都大费周章。 保护区面临的困境主要在于地方发展与生态保护不相协调,执法主体不明、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 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对于江豚保护,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同时匹配生态补偿政策,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度引入生态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协调环境和经济利益。 解决保护区内部发展问题,还需国家加大生态保护资金和政策的投入。一方面希望配备现代化远程监控设施,加快建设上游泵站、设立隔离装置,增加相关法律宣传标识等;另一方面,增加编制,吸引专业人才。

管理机构

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参考文献

http://sthjt.hubei.gov.cn/fbjd/zc/zcwj/sthjt/ehh/201511/t20151104_2679995.s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5%BF%E6%B1%9F%E5%A4%A9%E9%B9%85%E6%B4%B2%E7%99%BD%E9%B1%80%E8%B1%9A%E5%9B%BD%E5%AE%B6%E7%BA%A7%E8%87%AA%E7%84%B6%E4%BF%9D%E6%8A%A4%E5%8C%BA?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https://upimg.baike.so.com/doc/7536169-781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