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隼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编号 626
中文名 灰背隼
英文名 Merlin
拉丁名 Falco columbarius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二级
CITES 附录Ⅱ
隼形目
隼科

体长

27~32cm

翼长

64~73cm

生境

常栖息于开阔平原、荒野、农田耕地等环境,有时亦至低山丘陵、苔原地带活动。

鸣声

偶尔发出响亮的“yi yi yi”声。

识别

小型而紧凑的隼。无髭纹。雄鸟顶冠和上体淡蓝灰色,略具黑色纵纹,尾部淡蓝灰色并具黑色次端斑,尾端白色,下体黄褐色并具黑色纵纹,枕部棕色,眉纹白色。雌鸟和未成年鸟上体灰褐色,腰部灰色,眉纹和喉部白色,下体偏白色而胸、腹部具深褐色斑纹,尾部具偏白色横斑。飞行时轮廓似缩小版游隼。pallidus亚种比其他亚种体色浅。蜡膜和跗跖黄色。

分布

繁殖于全北界,冬季南迁。在中国为不常见候鸟,lymani亚种繁殖于天山,越冬于喀什地区;insignis亚种和pacificus亚种迁徙途经华北和华东;insignis亚种越冬于华南和青海东部;pacificus亚种越冬于东南地区;pallidus亚种越冬于西藏南部。

灰背隼分布图

习性

栖于沼泽和开阔草地。飞行低掠过地面捕捉小型鸟类。

迁徙

洲际迁徙灰背隼是一种迁徙性鸟类,除了冰岛、英国群岛、中亚山区局部地区、北美洲的太平洋西北部以及加拿大大草原的种群外,其他种群都会进行迁徙。一般来说,它们的迁徙路线完全在繁殖地的南部,最南端的繁殖种群迁徙距离较短。在欧亚大陆,它们迁徙到地中海、北非、阿拉伯湾、伊拉克、伊朗、中国、日本和韩国;在北美洲,它们迁徙到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并有记录显示它们迁徙到玛瑙斯(巴西北部)和法属圭亚那;还有许多离岸观测记录,迷鸟甚至会横越海洋,迁徙距离可达菲律宾和夏威夷。秋季迁徙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春季迁徙高峰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eds),1994)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