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嘴鸭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编号 27
中文名 琵嘴鸭
英文名 Northern Shoveler
拉丁名 Spatula clypeata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雁形目
鸭科

体长

44~52cm

翼长

73~82cm

生境

喜水生植物丰富的湖泊、河口、沿海沼泽、池塘、水田等浅水水域。

鸣声

不常鸣叫,有时会发出“呱”声。

识别

大型而易认的鸭。喙长而宽,末端呈匙形。雄鸟腹部栗色,胸白色,头深绿色并具光泽。雌鸟为斑驳的褐色,尾近白色,并具深色贯眼纹,体色似绿头鸭雌鸟但喙形清晰可辨。飞行时浅灰蓝色的翼上覆羽与深色飞羽及绿色翼镜形成对比。雄鸟繁殖羽喙近黑色,雌鸟喙为橙褐色,跗跖橙色。繁殖羽:头部偏黑色并具绿色光泽,在不同的视角下也可能泛蓝紫色光泽。喙黑色。成鸟虹膜为亮黄色或橙黄色。足部为橙色或朱红色。蚀羽:喙基本上为橙色,并混以不同程度的黑色。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虹膜色彩不同。雄性为亮黄色或橙黄色;雌性则主要为深色,包括葡萄色(带黑色的红色)、茜红色和黄色之间的各种色彩变化。翼覆羽为浅蓝色;雌性比雄性色暗,偏灰色且常具浅色羽缘。眼周区域通常偏黑色,且脸部色彩比雌性更暗。三级飞羽比雌性更偏黑色,具暗淡的绿色光泽。与雄性稚羽的区别:可通过从胸部到腹部的密集而有序的细小斑点来识别。稚羽的两胁体羽羽端较尖,呈V字形。虹膜为亮黄色或橙黄色,雄性稚羽的黄色则通常较暗淡,多为土黄色或黄褐色。翼覆羽为干净的浅蓝色,与雄性稚羽略显暗淡的浅蓝色(淡蓝色)不同。蚀羽→繁殖羽: 从蚀羽到繁殖羽过渡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蚀羽和繁殖羽都不同的羽饰。这种情况有时被称为次蚀羽(sub-eclipse)或补充羽(supplementary)。与雄性稚羽→第一次繁殖羽的区别:如果三级飞羽没有掉落,这将是重要的识别特别。成鸟黑色明显,羽端较尖,且羽轴白色粗线穿透羽端。而稚羽→第一次繁殖羽则黑色较浅,白色线较细,羽端具白色羽缘。如果两胁最上方一排体羽尚未更换,也可以进行辨识,因为成鸟体羽具明显的圆弧。而稚羽的前端略尖,往往呈V字形。虹膜为亮黄色或橙黄色。稚羽→第一次繁殖羽为土黄色。翼覆羽为明亮而不混浊的浅蓝色。稚羽→第一次繁殖羽呈暗淡的浅蓝色。稚羽→第一次繁殖羽的稚羽在胸部到腹部之间可以保持到很晚,因此可以通过这些区域的残存稚羽,对其进行识别。稚羽:与雄性蚀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蚀羽项。与雌性稚羽的区别:虹膜的颜色不同,雌性稚羽的虹膜为深红褐色,而雄性稚羽的虹膜则为黄褐色或土黄色。翼覆羽为暗淡的浅蓝色,而雌性稚羽的翼覆羽则蓝色较少、深灰褐色较多。三级飞羽比雌性稚羽色暗,并略具绿色光泽。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可通过稚羽从胸部到腹部的密集而有序的细小斑点来区别。稚羽两胁体羽的羽端较尖,这是稚羽所独有的特征,可由此与圆弧形羽端的成羽进行区别。虹膜为土黄色,由此容易与主要为深红褐色的雌性区分,但请注意,雌性中呈现黄褐色到黄色之间虹膜色彩的个体并不罕见。稚羽→第一次繁殖羽:与雄性蚀羽→繁殖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羽项→繁殖羽项。繁殖羽: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背部、肩部和两胁的浅橙色羽缘较宽,整体较明亮。每根体羽也更为明显。非繁殖羽的三级飞羽似 般无斑,繁殖羽的三级飞羽在春季则具有浅橙色斑点。非繁殖羽:与雄性蚀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蚀羽项。与雌性稚羽的区别:稚羽的胸部到腹部具有独特的密集而有序的细小斑点。此外,稚羽两胁最上方一排体羽的羽端通常较尖而呈V字形。至于翼覆羽,稚羽的深灰褐色较多、蓝色较少。稚羽:与雄性羽稚羽的区别,请参阅雄性稚羽项。与雌性非繁殖羽的区别,请参阅雌性非繁殖羽项。

分布

繁殖于全北界,越冬于南方。在中国,全国性常见。繁殖于东北及西北,越冬于华南大部地区,包括台湾和海南;迁徙经国内大部分地区。

迁徙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