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名称 | 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行政区域 | 辽宁省丹东市 |
面积(公顷) | 81430.0 |
坐标 | 东经120°21′39″―123°30′50″,北纬39°40′50″―40°50″ |
海拔 | 无 |
主要保护对象 | 沿海滩涂湿地及水禽候鸟 |
类型 | 海洋海岸 |
级别 | 国家级 |
始建时间 | 19870701 |
主管部门 | 环保 |
地区描述
位于辽宁省东港市境内(东经120°21′39″―123°30′50″,北纬39°40′50″―40°50″]],面积10.81万公顷,1987年经原东沟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5年晋升为省级,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鸭绿江口湿地不但是水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同时具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种功能,为实现亚太地区迁徙水鸟保护战略作出了积极努力。
地形地貌特征
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海岸线的最北端,为华北和东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处。区内陆地、滩涂、海洋三大生态系统交汇过渡,形成了包括芦苇湿地、沼泽、湖沼、潮沼及河口湾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辽宁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93公里海岸线呈带状分布。
重要鸟类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白鹤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白额雁等29种。
重要植被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滨海湿地的下限为海平面以下6米处《习惯上常把下限定在大型海藻的生长区外缘),上限为大潮线之上与内河流域相连的淡水或半咸水湖沼以及海水上溯未能抵达的入海河的河段。与此相当的用语有海滨湿地、海岸带湿地或沿海湿地等。地形上包括河口、浅海、海滩、盐滩、潮滩潮沟、泥炭沼泽、沙坝、沙洲、泻湖、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海湾、海堤、海岛等。
生态特征
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稳定、结构复杂,既有内陆湿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的特征,又具有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的特征,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是一个保护较好的自然综合体。保护区由内陆、芦苇沿泽、沿海滩涂、浅海海域、和岛屿等多种生态系统组成,形成典型的河口一滨海湿地特征,即鸭绿江口温带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从全球环境的角度来看,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所代表的生态系统,对于湿带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采取的保护措施
1、制定《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审核。规划根据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将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部分。核心区位于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西部,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生态系统为典型的河口湾生态系统,主要植物为芦苇,是鹤、鹤、鹭、等珍稀乌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地。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外围,该地区有陆地、沿泽、滩涂和浅海海域四种生态类型,其中沿海滩涂是迁徙涉禽活动和觅食主要场所。实验区是在缓冲区以外的地区。2、加强机构建设。1999年成立了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编制为7人,与丹东市环保局生态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2000年,为发挥各部门管理能力,他们成立了由主管市长为主任,由环保、林业、土地、海洋、丹纸一厂为成员的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2004年借机构改革之机,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机构编制扩大为15人,增加了新生力量,使保护区工作更加深入开展。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保护区管理提供保证。共投资200多万元,进行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了大型标志工程、宣传标牌工程、界标工程,提高了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力度,明确了功能分区的界线。二是购置了必备的管护设施、交通设施和办公设施等,保证了基础性工作的正常开展。
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