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皮小蟾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序号 359
中文名 鳞皮小蟾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两栖纲
无尾目
蟾蜍科
拉丁名 Parapelophryne scalpta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英文名
IUCN红色名录等级 VU
CITES 未列入
体长 190 - 270mm
体重
类型 陆生野生动物
备注

形态特征

鼓膜显著。瞳孔横椭圆形。无耳后腺。上领无齿,无犁骨齿。体背腹面及体侧布满小疣宪粒,呈红棕色,眼后至胯部沿背侧排列成行。眼间有三角斑。四肢背面具白色刺疵。咽喉部至胸部疣粒密集似鳞状。肛孔上方被三角形皮褶所覆盖


栖息地

生活于海拔350-1400m的林区小山溪附近的落叶间或石块上,所在环境阴湿


食性

繁殖

4月底至6月中旬成常发出略带颤抖的鸣叫声


地理分布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海南


参考文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M]. 北京 : 海峡书局, 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 http://www.cites.org.cn/citesgy/fl/202302/t20230227_734178.html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http://www.yyj.moa.gov.cn/gzdt/202102/P02021020556472720665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