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长脚鹬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编号 300
中文名 黑翅长脚鹬
英文名 Black - winged Stilt
拉丁名 Himantopus himantopus
IUCN红色名录等级 LC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 -
CITES -
鸻形目
反嘴鹬科

体长

35~40cm

生境

多栖息于淡水环境,喜爱湖泊、沼泽,也出现于沿海盐田、虾池中,但不出现于海中。

鸣声

多于繁殖期鸣叫,为连续响亮的“ziaa”声或“kik”声。

识别

高挑、修长的黑白色鹬。具特征性的细长黑色喙、黑色双翼、修长淡红色跗跖和白色体羽。颈部后方具黑斑。幼鸟体羽偏褐色,顶冠和颈部后方沾灰。虹膜粉红色。

分布

印度、中国和东南亚。在中国,繁殖于东北、西北及华北地区,迁徙经全国各地,越冬于华南地区,常见。

黑翅长脚鹬分布图

习性

喜浅水海岸带和淡水沼泽地。

迁徙

部分迁徙黑翅长脚鹬是一种部分迁徙鸟类。它们在某些地方是定居性的,但会进行局部迁徙或者迁徙至其他地方的长距离迁徙。其中北方种群的个体在7月至11月迁徙至非洲和中南美洲,分别在3月至5月返回,通常在一个地点停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大多数热带地区都记录到了当地的局部迁徙,但其迁徙模式尚不完全清楚。在新西兰,南部和内陆的繁殖种群会在1月至3月迁往新西兰北部,然后在8月至9月返回,而低地和北部的繁殖种群主要是定居性的。春季迁徙通常形成多达15只鸟的群体。(摘自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编),1996)

参考文献

相关照片

相关视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