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米埔-后海湾(Mai Po Marshes and Inner Deep Bay):修订间差异

来自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

(导入1个版本)
(导入1个版本)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class="wikitable"
|+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选录时间
|2012年12月5日
|-
|面积
|1,540公顷
|-
|所属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行政区代码
|无
|-
|坐标
|22°29’20”N,114°01’44”E(暂无范围坐标)
|-
|海拔
|0m(海平面)
|-
|湿地类型
|G I 1
|-
|湿地标准
|2,3,5,6
|-
|}


== 国家 ==
== '''湿地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
*2:根据2012年IUCN红色名录(1990—94年列入的13种),该地点经常有23种全球受威胁物种。
*3:该地点是16种无脊椎动物的模式产地,根据现有的最佳信息,其中大多数在印度—马来生物地理区域的其他地方没有报告。
*5:根据水鸟监测计划的每月定期调查,2007—2012年,后海湾在仲冬期间平均养活了83,034只水鸟。
*6:2007年至2012年期间,该地点经常拥有全球20%以上的[[黑脸琵鹭]]种群。该地点还有26种,其数量超过东亚阈值种群的1%。


== 选录时间 ==
== '''地区描述''' ==
2012年12月5日
是一个有广阔的潮间带泥滩浅海湾,背靠红树林、鱼塘,以及一些潮汐虾池和沿海的芦苇床。该地点是东亚—澳大拉西亚飞行路线水鸟的重要越冬地,容纳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鱼塘通常用于商业养鱼,尽管有些已经废弃。香港用于对虾传统养殖的潮汐虾池已作为水鸟重要的半人工或人工栖息地保存下来。基岩是沉积砂和淤泥,它们是在该地区还是浅海沼泽时变质形成的。随着三角洲泛滥平原在自然动态过程中的堆积,不同粒度的沉积物继续沉积。海湾边缘的锰的存在加强了海岸线的进积作用。
 
== 面积 ==
1,540公顷
 
== 所属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行政区代码 ==
 
== 坐标 ==
22°29’20”N,114°01’44”E(暂无范围坐标)
 
== 海拔 ==
0m(海平面)
 
== 湿地类型 ==
G I 1


== 湿地标准 ==
2,3,5,6
*2: 根据2012年IUCN红色名录(1990—94年列入的13种),该地点经常有23种全球受威胁物种。
*3: 该地点是16种无脊椎动物的模式产地,根据现有的最佳信息,其中大多数在印度—马来生物地理区域的其他地方没有报告。
*5: 根据水鸟监测计划的每月定期调查,2007—2012年,后海湾在仲冬期间平均养活了83,034只水鸟。
*6: 2007年至2012年期间,该地点经常拥有全球20%以上的[[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种群。该地点还有26种,其数量超过东亚阈值种群的1%。
== 地区描述 ==
是一个有广阔的潮间带泥滩浅海湾,背靠红树林、鱼塘,以及一些潮汐虾池和沿海的芦苇床。该地点是东亚—澳大拉西亚飞行路线水鸟的重要越冬地,容纳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鱼塘通常用于商业养鱼,尽管有些已经废弃。香港用于对虾传统养殖的潮汐虾池已作为水鸟重要的半人工或人工栖息地保存下来。基岩是沉积砂和淤泥,它们是在该地区还是浅海沼泽时变质形成的。随着三角洲泛滥平原在自然动态过程中的堆积,不同粒度的沉积物继续沉积。海湾边缘的锰的存在加强了海岸线的进积作用。
土壤是由冲积沉积物和崩积物形成的。土壤排水不良,通常含盐量很高,因此几乎没有农业用途。形成潮间带泥滩核心部分的沉积物主要是粘土和淤泥。
土壤是由冲积沉积物和崩积物形成的。土壤排水不良,通常含盐量很高,因此几乎没有农业用途。形成潮间带泥滩核心部分的沉积物主要是粘土和淤泥。


== 地形地貌特征 ==
== '''地形地貌特征''' ==
国际重要湿地是位于元朗盆地内的一个天然浅河口海湾。平均水深约2.9m,平均潮差1.4m。内后海湾接收来自香港和深圳的水和沉积物。
国际重要湿地是位于元朗盆地内的一个天然浅河口海湾。平均水深约2.9m,平均潮差1.4m。内后海湾接收来自香港和深圳的水和沉积物。
基岩是沉积砂和淤泥,是该地区还是浅海沼泽时变质形成的。随着三角洲洪泛区在自然动态过程中形成,不同粒度的沉积物继续沉积。国际重要湿地的土壤是由冲积物和崩积物形成的。土壤排水不良,盐分含量很高,因此几乎没有农业用途。形成潮间带泥滩核心部分的沉积物主要是粘土和淤泥。潮间带水的盐度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趋势,该值往往从夏末开始增加,并在冬季到早春达到最高值。进入春末夏初,由于降雨量的增加,盐度可能会降至很低。水中存在相对较高水平的有机营养物,对溶解氧的浓度有直接影响。国际重要湿地潮间带泥滩沉积物具有有机物质重负荷和厌氧环境的特点,被认为是塑造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的动物类群是寡毛类和多毛类,它们的多样性较低,但丰度较高且耐污染。
基岩是沉积砂和淤泥,是该地区还是浅海沼泽时变质形成的。随着三角洲洪泛区在自然动态过程中形成,不同粒度的沉积物继续沉积。国际重要湿地的土壤是由冲积物和崩积物形成的。土壤排水不良,盐分含量很高,因此几乎没有农业用途。形成潮间带泥滩核心部分的沉积物主要是粘土和淤泥。潮间带水的盐度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趋势,该值往往从夏末开始增加,并在冬季到早春达到最高值。进入春末夏初,由于降雨量的增加,盐度可能会降至很低。水中存在相对较高水平的有机营养物,对溶解氧的浓度有直接影响。国际重要湿地潮间带泥滩沉积物具有有机物质重负荷和厌氧环境的特点,被认为是塑造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的动物类群是寡毛类和多毛类,它们的多样性较低,但丰度较高且耐污染。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气温从12℃到32℃不等,从3月中旬开始逐渐升高。降雨主要发生在四月至九月。由于国际重要湿地位于大帽山山脉的雨影区,因此该湿地的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400毫米,较全港其他地区为低。与热带气旋相关的大雨可能会持续几天。从11月开始,气温开始下降,直到3月中旬。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气温从12℃到32℃不等,从3月中旬开始逐渐升高。降雨主要发生在四月至九月。由于国际重要湿地位于大帽山山脉的雨影区,因此该湿地的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400毫米,较全港其他地区为低。与热带气旋相关的大雨可能会持续几天。从11月开始,气温开始下降,直到3月中旬。


== 重要鸟类 ==
== '''重要鸟类''' ==
该地区在冬季常常支持超过70种水鸟的大量数量,其中包括35种全球受威胁和近威胁的物种,包括[[白头鹤]](Grus monacha)、[[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花尾榛鸡]](Bonasia bonasia)、[[松鸡]](Tetrao)、[[雕鸮]](Bubo bubo)、[[雪鸮]](Bubo scandiacus)、[[鹰鸮]](Ninox scutulata)、[[短耳鸮]](Asio flammeus)、[[大天鹅]](Cygnus Cygnus)、[[鸳鸯]](Aix galericulata)、[[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白鹤]](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诺曼氏青足鹬]](Tringa guttifer)、[[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等。这些鸟类的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使得该自然保护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
该地区在冬季常常支持超过70种水鸟的大量数量,其中包括35种全球受威胁和近威胁的物种,包括[[白头鹤]][[红头潜鸭]][[花尾榛鸡]][[松鸡]][[雕鸮]][[雪鸮]][[鹰鸮]][[短耳鸮]][[大天鹅][[鸳鸯]][[黑嘴鸥]][[白鹤]][[小青脚鹬]][[丹顶鹤]]等。这些鸟类的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使得该自然保护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
 
最引人注目的物种是[[黑脸琵鹭]],这是一种专门生活在潮间带栖息地的濒危物种。在2007-2012年,最多时曾容纳了[[黑脸琵鹭]]过冬种群的24.8%,这是世界第二大的数量。[[黑脸琵鹭]]喜欢在潮间带泥滩和冬季为该物种使用的蚝鱼塘中觅食和栖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物种,已经制定了一项量身定制的保护计划。
最引人注目的物种是[[黑脸琵鹭]],这是一种专门生活在潮间带栖息地的濒危物种。在2007-2012年,最多时曾容纳了[[黑脸琵鹭]]过冬种群的24.8%,这是世界第二大的数量。[[黑脸琵鹭]]喜欢在潮间带泥滩和冬季为该物种使用的蚝鱼塘中觅食和栖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物种,已经制定了一项量身定制的保护计划。


== 重要植被 ==
== '''重要植被''' ==
潮间带的红树林为大量多样的水生动物提供了庇护和食物,其中包括一些有价值的水产养殖物种,如对虾和红树林蟹。
潮间带的红树林为大量多样的水生动物提供了庇护和食物,其中包括一些有价值的水产养殖物种,如对虾和红树林蟹。
芦苇床(Phragmites australis)在该地区支持数百种昆虫。它还为秧鸡和[[骨顶鸡]]、候鸟和其他动物提供了庇护所。其他常见的草和莎草包括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var. brevifolius)和钻苞藨草(Scirpus littoralis)。


== 生态特征 ==
芦苇床在该地区支持数百种昆虫。它还为秧鸡和[[骨顶鸡]]、候鸟和其他动物提供了庇护所。其他常见的草和莎草包括短叶茳芏和钻苞藨草。
 
== '''生态特征''' ==
这是一个具有广泛的潮间带泥滩的浅海湾,背后是红树林、潮间带的虾塘、鱼塘,以及一些虾塘和沿海地区的芦苇床。该地点作为东亚-澳大利亚飞行路线上的水鸟的重要过冬地点,并且拥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这里的红树林是香港最大的,也是中国最大的几个之一,而芦苇床是香港和广东省最大的。鱼塘主要用于商业养鱼,尽管有些已经被废弃。在香港,这里是唯一保留了利用河口自然高产能的传统养虾方式的地方。该地点是香港知名的环境教育地点,为学生和公众提供教育中心、观鸟亭和栈道,用于室内展示湿地保护、户外湿地体验和观鸟活动。
这是一个具有广泛的潮间带泥滩的浅海湾,背后是红树林、潮间带的虾塘、鱼塘,以及一些虾塘和沿海地区的芦苇床。该地点作为东亚-澳大利亚飞行路线上的水鸟的重要过冬地点,并且拥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这里的红树林是香港最大的,也是中国最大的几个之一,而芦苇床是香港和广东省最大的。鱼塘主要用于商业养鱼,尽管有些已经被废弃。在香港,这里是唯一保留了利用河口自然高产能的传统养虾方式的地方。该地点是香港知名的环境教育地点,为学生和公众提供教育中心、观鸟亭和栈道,用于室内展示湿地保护、户外湿地体验和观鸟活动。


== 采取的保护措施 ==
== '''采取的保护措施''' ==
根据香港当地条例,根据《香港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于一九九六年二月划定一个限制区,以覆盖后海湾内潮间带泥滩,总面积为850公顷。国际重要湿地内有五个具有特殊科学价值的湿地。米埔-后海湾地区也加入了东亚—澳大拉西亚飞行路线,以更好地保护该地区的候鸟。包括国际重要湿地用地在内的后海湾周围土地已纳入法定土地使用图则,而发展则受《城市规划条例》管制。所有发展建议均须根据该条例提交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为保护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完整性,使其免受不相容的发展影响,委员会为后海湾地区指定了湿地保护区和湿地缓冲区,并提供了指导和控制发展的指导方针。
根据香港当地条例,根据《香港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于一九九六年二月划定一个限制区,以覆盖后海湾内潮间带泥滩,总面积为850公顷。国际重要湿地内有五个具有特殊科学价值的湿地。米埔-后海湾地区也加入了东亚—澳大拉西亚飞行路线,以更好地保护该地区的候鸟。包括国际重要湿地用地在内的后海湾周围土地已纳入法定土地使用图则,而发展则受《城市规划条例》管制。所有发展建议均须根据该条例提交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为保护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完整性,使其免受不相容的发展影响,委员会为后海湾地区指定了湿地保护区和湿地缓冲区,并提供了指导和控制发展的指导方针。


== 管理机构 ==
== '''管理机构''' ==
[[渔农自然保护署湿地与动物保护科]]
[[渔农自然保护署湿地与动物保护科]]


[[分类:栖息地]]
[[分类:栖息地]]
[[分类:保护区]]
[[分类:湿地]]
 
[[分类:国际重要湿地]]



2024年5月5日 (日) 10:18的最新版本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选录时间 2012年12月5日
面积 1,540公顷
所属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行政区代码
坐标 22°29’20”N,114°01’44”E(暂无范围坐标)
海拔 0m(海平面)
湿地类型 G I 1
湿地标准 2,3,5,6

湿地标准

  • 2:根据2012年IUCN红色名录(1990—94年列入的13种),该地点经常有23种全球受威胁物种。
  • 3:该地点是16种无脊椎动物的模式产地,根据现有的最佳信息,其中大多数在印度—马来生物地理区域的其他地方没有报告。
  • 5:根据水鸟监测计划的每月定期调查,2007—2012年,后海湾在仲冬期间平均养活了83,034只水鸟。
  • 6:2007年至2012年期间,该地点经常拥有全球20%以上的黑脸琵鹭种群。该地点还有26种,其数量超过东亚阈值种群的1%。

地区描述

是一个有广阔的潮间带泥滩浅海湾,背靠红树林、鱼塘,以及一些潮汐虾池和沿海的芦苇床。该地点是东亚—澳大拉西亚飞行路线水鸟的重要越冬地,容纳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鱼塘通常用于商业养鱼,尽管有些已经废弃。香港用于对虾传统养殖的潮汐虾池已作为水鸟重要的半人工或人工栖息地保存下来。基岩是沉积砂和淤泥,它们是在该地区还是浅海沼泽时变质形成的。随着三角洲泛滥平原在自然动态过程中的堆积,不同粒度的沉积物继续沉积。海湾边缘的锰的存在加强了海岸线的进积作用。

土壤是由冲积沉积物和崩积物形成的。土壤排水不良,通常含盐量很高,因此几乎没有农业用途。形成潮间带泥滩核心部分的沉积物主要是粘土和淤泥。

地形地貌特征

国际重要湿地是位于元朗盆地内的一个天然浅河口海湾。平均水深约2.9m,平均潮差1.4m。内后海湾接收来自香港和深圳的水和沉积物。

基岩是沉积砂和淤泥,是该地区还是浅海沼泽时变质形成的。随着三角洲洪泛区在自然动态过程中形成,不同粒度的沉积物继续沉积。国际重要湿地的土壤是由冲积物和崩积物形成的。土壤排水不良,盐分含量很高,因此几乎没有农业用途。形成潮间带泥滩核心部分的沉积物主要是粘土和淤泥。潮间带水的盐度显示出明显的季节性趋势,该值往往从夏末开始增加,并在冬季到早春达到最高值。进入春末夏初,由于降雨量的增加,盐度可能会降至很低。水中存在相对较高水平的有机营养物,对溶解氧的浓度有直接影响。国际重要湿地潮间带泥滩沉积物具有有机物质重负荷和厌氧环境的特点,被认为是塑造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的动物类群是寡毛类和多毛类,它们的多样性较低,但丰度较高且耐污染。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气温从12℃到32℃不等,从3月中旬开始逐渐升高。降雨主要发生在四月至九月。由于国际重要湿地位于大帽山山脉的雨影区,因此该湿地的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400毫米,较全港其他地区为低。与热带气旋相关的大雨可能会持续几天。从11月开始,气温开始下降,直到3月中旬。

重要鸟类

该地区在冬季常常支持超过70种水鸟的大量数量,其中包括35种全球受威胁和近威胁的物种,包括白头鹤红头潜鸭花尾榛鸡松鸡雕鸮雪鸮鹰鸮短耳鸮、[[大天鹅]、鸳鸯黑嘴鸥白鹤小青脚鹬丹顶鹤等。这些鸟类的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使得该自然保护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

最引人注目的物种是黑脸琵鹭,这是一种专门生活在潮间带栖息地的濒危物种。在2007-2012年,最多时曾容纳了黑脸琵鹭过冬种群的24.8%,这是世界第二大的数量。黑脸琵鹭喜欢在潮间带泥滩和冬季为该物种使用的蚝鱼塘中觅食和栖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物种,已经制定了一项量身定制的保护计划。

重要植被

潮间带的红树林为大量多样的水生动物提供了庇护和食物,其中包括一些有价值的水产养殖物种,如对虾和红树林蟹。

芦苇床在该地区支持数百种昆虫。它还为秧鸡和骨顶鸡、候鸟和其他动物提供了庇护所。其他常见的草和莎草包括短叶茳芏和钻苞藨草。

生态特征

这是一个具有广泛的潮间带泥滩的浅海湾,背后是红树林、潮间带的虾塘、鱼塘,以及一些虾塘和沿海地区的芦苇床。该地点作为东亚-澳大利亚飞行路线上的水鸟的重要过冬地点,并且拥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这里的红树林是香港最大的,也是中国最大的几个之一,而芦苇床是香港和广东省最大的。鱼塘主要用于商业养鱼,尽管有些已经被废弃。在香港,这里是唯一保留了利用河口自然高产能的传统养虾方式的地方。该地点是香港知名的环境教育地点,为学生和公众提供教育中心、观鸟亭和栈道,用于室内展示湿地保护、户外湿地体验和观鸟活动。

采取的保护措施

根据香港当地条例,根据《香港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于一九九六年二月划定一个限制区,以覆盖后海湾内潮间带泥滩,总面积为850公顷。国际重要湿地内有五个具有特殊科学价值的湿地。米埔-后海湾地区也加入了东亚—澳大拉西亚飞行路线,以更好地保护该地区的候鸟。包括国际重要湿地用地在内的后海湾周围土地已纳入法定土地使用图则,而发展则受《城市规划条例》管制。所有发展建议均须根据该条例提交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为保护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完整性,使其免受不相容的发展影响,委员会为后海湾地区指定了湿地保护区和湿地缓冲区,并提供了指导和控制发展的指导方针。

管理机构

渔农自然保护署湿地与动物保护科